类芦

作品数:82被引量:29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丽平侯晓龙周垂帆马祥庆吴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水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对酸铝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第10期2226-2233,共8页吴家龙 戴军 冯宏 邓婷 钱欢 郭彦彪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404);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4-18)~~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铝(Al)对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5的极强酸性条件或很高的Al浓度(≥3000μmol·L^(-1))条件均会显著抑制类芦的生长,在pH 3.5和4.5条件下...
关键词:先锋植物 水土保持 类芦 PH   
喀斯特地区2种C_4植物光合特性与庭院养殖经济、水土保持研究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6期232-235,共4页方曌 李仕蓉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LH字[2014]7515)
晴天采用英国Lcpro+光合仪测定贵州花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C_4植物皇竹草和类芦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皇竹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12.78±7.40)μmol/(m^2·s),蒸腾速率为(5.05±2.15)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2.38±0.85)μmol/mmol...
关键词:石漠化 皇竹草 类芦 光合特性 庭院经济 生态治理 
不同草种治理模式对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区的恢复效果分析被引量:1
《南方农业》2017年第18期108-110,共3页兰铁 
对比分析福建省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区2种不同草种治理模式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评价不同草种治理模式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草种治理模式极大地增加了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区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
关键词:强度水土流失 草种治理 类芦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植物类芦对土壤酸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被引量:11
《草业学报》2017年第4期143-149,共7页陈雪娇 韩航 侯晓龙 刘爱琴 蔡丽平 周垂帆 马祥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364);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3043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01073)资助
土壤酸度低是限制一些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类芦可在酸度极低的稀土矿废弃地正常生长,其中可能存在对酸胁迫特殊的形态生理响应机制。因此,采用室内土培盆栽模拟胁迫试验,设计不同强度酸胁迫处理(pH:3.5,4.5,5.0和5.6)...
关键词:类芦 酸胁迫 生长指标 形态生理响应 
南方水土流失侵蚀劣地植被快速修复技术分析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4期229-232,共4页范小明 
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基金(2011N3017)
南方水土流失侵蚀劣地釆用以类芦(Neyraudia reynediana)促进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快速繁衍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种植类芦第2年林地就有大量的芒萁侵入,第3年类芦植丛间的裸露地几乎全被芒萁占满,初步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的...
关键词:水土流失 侵蚀劣地 类芦 芒萁 生态修复 南方地区 
水蚀荒漠化山地栽植类芦后地表径流变化和土壤侵蚀规律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期206-207,209,共3页吴远彬 
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基金资助(2011N3017)
水蚀荒漠化山地的径流试验表明,在极强度水土流失地栽植类芦,当年就能快速覆盖地表并基本控制住土壤侵蚀,地表径流当年减幅22.3%、土壤侵蚀量减幅23.5%。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仅2年时间,径流试验区的植被覆盖率达100%、地表径...
关键词:水土流失 类芦 径流试验 
浅谈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在南方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应用
《水能经济》2015年第5期106-106,共1页杨兴 杨俊 
治理水土流失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植被恢复,根据科学的研究表明,在南方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通过采取植被快速恢复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类芦等植物进行快速覆盖水土流失区,最终实现防治水土流失。本文通过对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进行...
关键词:红壤 水土流失 类芦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植物类芦对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被引量:6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冯宏 戴军 吴家龙 郭彦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9;40901129)
【目的】探索不同氮磷钾水平对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砂培试验,对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类芦在不同氮、磷和钾供应水平下的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和结论】0.750 mmol·L-1的氮和0.030 mmol·L-1的...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 类芦  生物量 根系 
南方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被引量:7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81-84,共4页范小明 
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基金资助项目(2011N3017)
侵蚀劣地的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区,釆用栽植类芦(Neyraudia reynediana)的办法,可以快速覆盖地面,促进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
关键词:红壤 水土流失 类芦 植被恢复 
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栽植类芦、斑茅后林地植被演替规律探讨被引量:5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范小明 赵永建 邓恢 
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基金资助(2011N3017)
福建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釆用栽植类芦、斑茅的办法,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群落。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 栽植类芦 植被演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