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

作品数:305被引量:2076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叶春金相灿卢少勇李春华田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位变化对高原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水葱的生长胁迫被引量:4
《广西植物》2015年第3期303-308,共6页赵湘江 田昆 岳海涛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2CB4265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85;31370497);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12HC007);云南省生态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
干旱等引起的水位变化使大面积湖泊湿地湖滨带退化消失,其对湿地植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生长于零地面水位环境水葱(实验组)的生长特性(相对生长速率、基茎、分枝数)和抗性相关物质(茎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进行研究,与...
关键词:零地面水位 水葱 生长特性 丙二醛 脯氨酸 
滇池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王邵军 曹子林 李小英 廖周瑜 胡兵辉 倪杰 
西南林业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110923);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112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6904)
土壤碳、氮循环是反映湖滨带对氮、磷污染物吸收与固定生态学过程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滇池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平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杨树林(29.4g...
关键词:湖滨带 土壤氮 土壤有机碳 滇池 
基于PCR-DGGE技术的剑湖湿地湖滨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7期1405-1412,共8页刘绍雄 王明月 王娟 杨宇明 缪福俊 王金华 张敬宜 熊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09336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10CB434807);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10CI016);云南省西南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0116001);云南省教委湿地生态学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为了解剑湖湿地湖滨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应用PCR-DGGE技术对剑湖湿地湖滨带4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DGGE指纹图谱,对它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关键词:PCR—DGGE 剑湖湿地 根际微生物 多样性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生物量及其凋落物分解被引量:34
《生态学报》2013年第5期1425-1432,共8页郭绪虎 肖德荣 田昆 余红忠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1FB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933601;40971285;41171074);云南省社会事业发展专项(2010CA010);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012HC007);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2CB426509)
选取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湖滨带优势植物茭草(Zizania caducifolia)、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和刘氏荸荠(Heleocharis liouana),研究其生物量及其凋落物分解特征,结果表明:水葱、茭草、刘氏荸荠为纳帕海湿地湖滨带单优植物群落...
关键词:纳帕海湿地 湖滨带 优势植物 生物量 凋落物分解 
云南高原湿地湖滨带植物不同空间配置对生活污水N、P去除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6期1425-1431,共7页李隐 田昆 肖德荣 杨倩 谢雯颖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0CB434807);云南省科技计划(2008CA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0933601;40971285;40771013;41171074)资助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高原湿地常见的7种湖滨带植物群落开展污水净化试验研究,为云南高原退化湿地恢复与污染湖泊治理中植物的选择与空间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湖滨带植物群落对污水浓度的耐受和净化降解是...
关键词:高原湿地 湖滨带 植物群落 相互作用 去除率 
云南高原湖滨带3种挺水植物对水体N的净化能力及响应被引量:4
《生态科学》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岳海涛 田昆 张昆 黄余春 罗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0CB434807);云南省科技计划(2008CA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933601;40971285)共同资助
以云南常见湖滨带挺水植物水葱、芦苇、茭草为待试植物,通过静水培养试验,分析了3种湖滨带挺水植物在TN浓度为10~10.5 mg.L-1污水中的生长特征及其与净化能力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生理反应和净化能力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水...
关键词:挺水植物 湖滨带  环境胁迫 净化 
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蓝藻堆积处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
《水产学报》2011年第12期1873-1880,共8页宣淮翔 安树青 孙庆业 刘梅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004)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研究了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蓝藻堆积处不同深度层次的细菌多样性。利用直接法提取了蓝藻堆积处3个不同深度层次样品(A层0~2 cm、B层2~10 cm、C层10~2...
关键词:蓝藻堆积处 细菌多样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 
滇池湖滨带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被引量: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第5期93-97,共5页焦伟 卢少勇 李光德 金相灿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AA60101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200)
为提供合理预防和治理滇池湖滨带重金属污染以及修复湖滨带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料,应用BCR 3步连续提取法对滇池湖滨带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包括Pb、Cd、Cu、Zn)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其生态危害。结果表...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滇池 湖滨带 重金属形态 生态风险 
滇池内湖滨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被引量:56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第4期487-492,共6页卢少勇 焦伟 金相灿 李光德 刘震 张烨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2009ZX07101);国家“863”项目(2005AA60101005);国家“973”项目(2008CB418200)
采用BCR3步分级提取法测定了滇池内湖滨带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Pb、Cd、Cu和Zn)不同形态的含量,初步评估了这4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Cd和Zn主要以可提取态存在(即弱酸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而Pb和Cu均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
关键词:滇池 内湖滨带 重金属 形态 BCR 
滇池湖滨带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被引量: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8期1-5,共5页刘震 金相灿 芦岁勇 叶春 苗群 刘志强 卢少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AA60101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200)
采集了滇池湖滨带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研究分析了湖滨带沉积物中总磷、钙磷和铁铝结合态磷的空间分布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高,个别点位高达10604.64mg/kg,总磷含量均值为2452mg/kg,沉积物受磷污染严重...
关键词:湖滨带 沉积物  空间分布 滇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