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絮凝

作品数:49被引量:1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夏四清杨殿海张志斌赵建夫饶应福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给水排水》《水工业市场》《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水务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悬浮填料床的启动与挂膜机理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第17期23-26,30,共5页黄天寅 夏四清 钱永 黄勇 
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08-K6-4)
采用悬浮填料床进一步处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出水,研究了其启动特性及挂膜机理。结果表明,装置运行10 d以后,对NH3-N的去除率>80%,出水NH3-N<5.0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此时悬浮填...
关键词:悬浮填料床 启动 挂膜 化学生物絮凝 
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第7期19-21,26,共4页黄天寅 夏四清 
以低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影响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除污效能的因素。以对TP、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絮凝剂PAFC投加量、污泥回流比和助凝剂PAM投加与否对工艺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的投...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 城市污水 强化一级处理 影响因素 
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对总磷实施自动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第13期28-30,35,共4页饶应福 李娟英 夏四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以去除污水中的COD、SS和TP为目标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为保证其出水水质稳定,构建了该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它采用以进水TP浓度为基础的前馈控制和以出水TP浓度为控制参数的反馈控制,来实现对投药量的自动调节。试...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 自动控制 PLC TP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工艺出水深度处理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9期69-72,共4页陈轶波 夏四清 张志斌 余松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组合工艺,中试结果表明其出水TP为0.89 mg/L、浊度为9.7 NTU、氨氮为8.8 mg/L、COD为37.3 mg/L。采用流砂微絮凝过滤工艺、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对其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
关键词:城市污水 深度处理 流砂微絮凝过滤 除磷 消毒 回用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去除城市污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10-12,18,共4页周玉松 任福民 夏四清 许兆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
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市的低浓度城市污水,考察了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反应的实质。平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存在着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是一种深度集成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 重金属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被引量:10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3期32-34,39,共4页张志斌 夏四清 赵建夫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247016)
研究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特征,并分别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初沉池和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出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分子质量>2 ku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溶解性有机...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质量分布 生物吸附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床处理低浓污水被引量:11
《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张志斌 夏四清 赵建夫 饶应福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
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效果,并确定了最佳的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AFC投量为70 mg/L(以Al2O3计为9.7 mg/L)、PAM投量为0.5mg/L、污泥回流比为33%左右、悬浮填料床气水比为2:1,以及化学生物絮凝池...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 悬浮填料床 低浓度城市污水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低浓城市污水研究被引量:9
《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第4期5-8,共4页杨殿海 卢峰 夏四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20)
 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和化学混凝两工艺对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在PAC加入量为70mg/L、PAM加入量为0.5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5min时,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1%,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70%,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9...
关键词:低浓度城市污水 化学生物絮凝 化学混凝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中的生物作用被引量:13
《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夏四清 杨殿海 高廷耀 姜立安 
上海市水务局重点项目
 通过耗氧速率测定、微生物镜检、微生物培养试验法等多种手段证明了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化学生物絮凝处理工艺中存在着生物作用。由于生物和化学的协同作用,使得在同样的加药量条件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污水中污染指标的去除...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污水处理 生物作用 污水处理厂 水质 城市 化学混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