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形态分布

作品数:29被引量:4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侯红李发生谷庆宝文方周友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环境学报》《物探与化探》《中国环境科学》《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华南电子垃圾回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形态分布被引量:15
《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第10期1742-1748,共7页张朝阳 彭平安 刘承帅 宋建中 毕新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86);广东省科学院分析测试基金项目(SF2008-54);广州地区分析测试基金专题项目(201010)
广东清远龙塘镇作为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已从事电子垃圾处置超过30年,可能给当地的农田土壤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为评价龙塘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采集28个农田土壤样品,用于研究As、Cd、Co、Cr、Cu、Hg、Ni、Pb、Sn、Zn10种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农田土壤 电子垃圾 重金属污染 化学形态 BCR法 
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被引量:44
《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冯茜丹 党志 吕玄文 明彩兵 童英林 李静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5093);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G3100033)
运用多级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形态分布差异较大,Zn、Cd、As、Mn主要分布在F1(可溶态与可交换态)和F2(碳酸盐态、可氧化...
关键词:PM2.5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