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桑品种

作品数:58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余茂德任作瑛刘刚杨建宁李俊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四川省三台蚕种场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核农学通报》《四川蚕业》《蚕学通讯》《江苏蚕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蚕桑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四川蚕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桑品种“强桑1号”的性状与繁育技术被引量:2
《四川蚕业》2015年第3期37-38,32,共3页申小军 茆迎春 王莲芳 
在对"强桑1"号的生物学特征、产叶量、养蚕成绩等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介绍"强桑1号"的嫁接繁育技术;根据"强桑1号"的特性,提出在繁育与栽培时的注意事项。经过两年多的繁育试验性状调查,"强桑1号"表现为生长旺、桑叶产量高、秋叶硬化迟、...
关键词:桑品种 “强桑1号”性状 繁育技术 
果叶兼用新桑品种“嘉陵30号”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15年第1期51-52,共2页赵爱春 余茂德 
"嘉陵30号"果叶兼用新桑品种是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桑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室采用单株选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育成的人工果叶兼用多倍体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11月通过重庆市蚕桑品种审定委员...
关键词:品种审定 桑树资源 新庙乡 化学诱变 染色体工程 栽培技术 西南大学 生物技术学院 夏伐 树型养成 
乐至县新桑品种嘉陵20号引进试验
《四川蚕业》2012年第2期10-10,38,共2页杨刚 
乐至县现有1.35亿株桑树中,有18%衰老桑树需要嫁接更新复壮,有23%的幼小桑树需要嫁接成为良桑;在已投产的壮桑中,也有不少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老品种,需要及时淘汰更新,以有效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资阳市林业局、乐至县蚕桑...
关键词:桑品种 乐至县 引进试验 嘉陵 更新复壮 桑叶产量 基础建设 资源基础 
新桑品种叶果一号(原名:盘桑二号)选育初报被引量:6
《四川蚕业》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杨建宁 杨万金 
大田选种育出新型叶果兼用桑品种叶果一号,通过四川省多点多年田间栽培及生物鉴定,表现抗性强,桑叶丰产性能优良,产量超出湖桑32号18.89%,叶质较优,各项指标均超过对照种,结果性强,产果产量较高,是比较理想的叶果兼用桑品种,于1996年通...
关键词:叶果兼用 新桑品种 
新桑品种川桑98-1选育研究报告
《四川蚕业》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杨建宁 刘刚 李俊 昝明才 张金玲 黄盖群 佟万红 危玲 
2010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417)
采用激光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优质、高产新桑品种川桑98-1。经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性试验鉴定表明:该品种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秋叶硬化迟。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38645.15kg,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
关键词:激光 杂交 新桑品种 川桑98-1 
果叶兼用新桑品种嘉陵30号的推广应用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10年第3期25-26,共2页朱建辉 甘雪丽 吴奇彬 张焕军 
关键词:桑品种 应用 嘉陵 果叶 蚕桑产业 传统产业 特色产业 市场影响 
新桑品种川826简介
《四川蚕业》2006年第3期56-56,共1页任作瑛 刘刚 贾利琼 王晓芬 
关键词:桑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简介 杂交种子 蚕业研究所 优良单株 杂交方法 
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适应性比较
《四川蚕业》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陈立福 
嘉陵20号是西南大学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是以湖桑32号为试验对照品种,在会东县大崇乡,按照桑树品种区域试验要求,间行嫁接湖桑32号与嘉陵20号,调查两者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如条长、条粗、...
关键词:桑品种 三倍体 适应性 
新桑品种台14-1的育成被引量:2
《四川蚕业》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杨建宁 李俊 杨万金 
关键词:桑树 蚕业生产 品种资源 “台14—1” 亲本来源 选育方法 品种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叶质生物鉴定 
人工多倍体新桑品种丰田2号和5号简介
《四川蚕业》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张正国 
关键词:人工多倍体 桑品种 丰田2号 丰田5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