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构造演化

作品数:68被引量:131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漆家福张会平岑敏施炜张竹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学前缘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藏南地区新生代多阶段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的探讨被引量:3
《地学前缘》2020年第1期194-203,共10页刘德民 杨巍然 郭铁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87);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19016110,2019016207)。
开合构造是一种全球构造假说,该假说基础为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和地质体都存在开合表现;可以用开合构造观解释一些板块构造理论登陆后不能合理解释的地质现象。文章在结合前人基础地质资料基础上,分析藏南地区基本的构造单元划分;强调动态...
关键词:藏南 地质结构 新生代构造演化 开合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被引量:50
《地学前缘》2013年第4期1-17,共17页施炜 刘源 刘洋 陈鹏 陈龙 岑敏 黄兴富 李恒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00;1212011120099)
海原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最显著断裂带之一,记录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信息。在详细的构造测量基础上,初步提出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古构造应力场序列,反演了其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详细构造解析表明,海原断裂带新...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海原断裂带 构造应力场 新生代 构造演化 
银川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银川盆地主边界断裂运动学的约束被引量:25
《地学前缘》2013年第4期199-210,共12页黄兴富 施炜 李恒强 陈龙 岑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100;1212011120099)
银川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沿其边界断裂发生多期断陷活动,其边界断裂运动学特征记录了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基于其边界断裂滑动矢量的详细测量与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盆地内沉积序列以及叠加变形分析,提出银川盆地新生代主要受NW SE向伸展...
关键词:银川盆地 贺兰山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场 
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构造演化: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几何形态、剥露历史和前陆沉积的约束被引量:267
《地学前缘》2006年第5期416-515,共100页尹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资助
尽管过去150年以来,人们对于喜马拉雅造山带有很长的一段研究历史,但是对其几何特征、运动方式、动力学演化仍然理解不深。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持续关注的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二维构造空间特性,并将某些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的地...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主中央冲NN(MCT) 藏南拆离系(STD) 被动-顶板(roof)断层 主动-顶板断层 侵蚀剥露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5
《地学前缘》2004年第4期417-423,共7页王桂宏 李永铁 张敏 尹成明 王铁成 郭祖军 刘忠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英雄岭 (YL)地区地质、2D/ 3D地震、遥感、重磁电和钻探等资料 ,提出了喜马拉雅运动几个阶段在该区的构造动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认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 ,英雄岭地区西南侧的阿卡腾能山因近SN向的区域挤压作用 ,产生了...
关键词:喜马拉雅运动 柴达木盆地 英雄岭地区 构造动力学 响应特征 构造控油 潜在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