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作品数:7297被引量:689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维武耿云志郑师渠罗志田郑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探索与争鸣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西医之争——鲁迅的何廉臣批判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2期155-164,196,共11页邓小燕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新文学的医学形象研究”(23YJC751001)。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医之争作为“新旧”之争的重要内容愈演愈烈。鲁迅是中西医论争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尤其是围绕父亲的病所展开的何廉臣批判,在鲁迅笔下,何廉臣批判经历了从私下到公开,从泛化的传统批判到针对具体个人的转变,这种转...
关键词:鲁迅 “父亲的病” 何廉臣 新文化运动 中西医之争 
“新青年”与“新人”的辩证法——历史与现实中的青年问题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4期159-166,180,共9页石岸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启动费项目(2020ECNU-HLYT07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人"即"新青年","新人"的抽象普遍性由"新青年"的革命性所激活、再造和现实化;"新青年"与"新人"的辩证法得以生成,这既是主体性生产的辩证法,也是创造新政治的辩证法。在革命年代,"新青年"与"新人"的辩证法表现为先锋...
关键词:新青年 新人 新文化运动 中国道路 
权威与自由:在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以“学阀”为中心的新文化论争之省思被引量:3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0期120-127,136,159,共10页张宝明 李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18ZDA201)
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被启蒙对象的知识青年,在"五四"之后一方面积极参与新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对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提出批判。中小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论争中将原领袖人物定义为"新权威"即"学阀"。他们对于"学阀"的批判既有争取话语权的...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学阀 知识青年 论争 
卷首语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
关键词:卷首语 青年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 人民群众 
能否跳出“现代”的掌心--高瑞泉先生《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开展》引义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刘梁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言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话语创建的理论与实践”(17BZX059)
中国哲学的当代开展离不开新的"文化生发期"。当下中国思想"应该"处于新的"文化生发期",一个不同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生发期",一个跳出"现代"的掌心的"当代"。世界历史的尺度构成了"当代性"的一个重要面向。世界性百家争鸣的新"文...
关键词:文化生发期 中国哲学 世界性百家争鸣 后人类 现代汉语 
文化市场与新文化运动被引量:3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1期129-136,共8页周武 张光润 
1920年代传播新文化最有影响力的并不是《新青年》和《新潮》杂志,而是商务印书馆及其他上海出版同业。那么,出版界为什么愿意参与新文化的传播?他们参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并不一定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更主要的是出于市场的考量...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文化市场 商务印书馆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开展被引量:3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8期11-23,共13页高瑞泉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求与转向”(2012BZX002)
新文化运动可以被视为先秦以后另一个"文化生发期"的高峰,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张力、知识界的数度分化以及意见自由争鸣的后面,都隐蔽着重要的哲学分歧,争论的延续撑开了概念化理论的空间,使得中国哲学的现代开展有了多元化的方向。现代哲...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现代哲学 思想自由 现代学院制度 现代汉语 
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下)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0期13-26,共14页杨国强 
思潮嬗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此消彼长 1919年的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环境,并因此而改变了作为一种思想潮流的新文化运动本身。而后是两者都会影响原本能以一面之理自立其说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个人主义 个人与社会 历史环境 五四运动 思想潮流 本能 
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中)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9期22-34,共13页杨国强 
个人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 当陈独秀、胡适、鲁迅共聚于《新青年》杂志之日,其各成一派的个人主义遂汇合于新文化运动,在四面呼应里促成了一时骤起的思想潮流。而这个过程最先表现出来,并最容易为人直接感知的是它们之间以个人...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个人主义 《新青年》杂志 内在矛盾 思想潮流 陈独秀 
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上)被引量:8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12-22,共11页杨国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与思想变迁"[11JJD770023]的阶段成果
新文化运动后十年,以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作对应,又以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作对应的比类,在当时和后来都曾是熟识惯见的推想和解说,常被用来诠释那场思想震荡及其留下的久远影响。而后是这些出自西国不同时期的史事便一面被抽象化...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个人主义 五四运动 个人与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