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工艺

作品数:388被引量:91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余伟吴晓春李德发王爽戎咏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热处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回火
《热处理》2019年第3期38-40,共3页胡星 
对经渗碳和825℃淬火的8620RH钢重载齿轮分别在150℃和185℃进行1~4 h以上的回火处理。检测了齿轮的表面硬度、心部硬度、硬化层的硬度梯度和显微组织,以确定齿轮的最佳回火工艺。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不同时间回火的齿轮的显微组织和表...
关键词:齿轮 回火工艺 硬度 显微组织 
热处理对轴承钢寿命的影响
《热处理》2016年第1期6-6,共1页薄鑫涛 
热处理淬、回火工艺对轴承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高碳铬轴承钢常用的淬火温度为830-860℃,淬后可获得细小均匀的5-8级奥氏体晶粒度,固溶体中碳量一般在0.5%-0.6%,组织为隐晶马氏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均匀的粒状碳化物,其体积分...
关键词:淬火温度 疲劳寿命 体积分 回火工艺 使用性能 奥氏体晶粒 基体组织 残留奥氏体 低温回火 热处理工艺 
低温回火工艺对1100MPa级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热处理》2015年第4期21-25,共5页田准 袁晓敏 
研究了无镍低合金1100 MPa、E级高强钢的热处理工艺,并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奥氏体晶粒度为9.5级,夹杂物主要为球状钙铝酸盐。经890℃淬火和不同工艺回火后钢的组织均为均匀的回火马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
关键词:Q1100钢 成分设计 回火 碳化物 
2011年《热处理》总目次
《热处理》2011年第6期86-87,共2页
关键词:离子渗氮 镁合金组织 淬火冷却 淬火介质 淬火剂 回火工艺 热处理工艺 高速钢 高速工具钢 刃具钢 时效处理 性能研究 铝合金 轻有色金属合金 新林 目次 
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和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被引量:7
《热处理》2011年第5期1-10,共10页戎咏华 陈乃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51031001
综述了由徐祖耀院士提出的淬火-分配-回火(Q-P-T)新工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总结了先进Q-P-T钢从超高强度到高强塑性的发展,重点论述了在形变中残留奥氏体增强超高强度钢的塑性的微观机制。鉴于单循环Q-P-T工艺对大尺寸工件和不同尺寸热...
关键词: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工艺 超高强度钢 残留奥氏体 塑性增强的微观机制 
高速钢淬火回火工艺的发展及应用被引量:1
《热处理》1989年第2期12-15,共4页黄守伦 
高速钢传统的热处理工艺是高温淬火及随后在二次硬化温度范围内的多次回火。以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的钨系W18Cr4V和钨钼系W6Mo5Cr4V2钢为例,其常用淬火,回火工艺规范如表1。
关键词:淬火回火 回火工艺 高温淬火 二次硬化 多次回火 淬火温度 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 热处理工艺 淬火加热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