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转育

作品数:116被引量:2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屈淑平沈向群虞慧芳王建升盛小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林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稻麦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新质源杂交水稻新组合——武优63
《福建稻麦科技》1993年第3期36-38,共3页黄贤格 罗盛财 吴少贤 
武夷山市科委1987年立项课题
一、组合来源 1974年以海南引进的印度野生稻为母本,经过15年杂交、回交转育于1988年育成育性稳定的印野细胞质型不育系印武A和保持系武夷134(见图)。1988年秋用印武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育成武优63,该组合至1992年全市已示范推广万余亩...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组合 新质 回交转育 恢复系 印武 胞质型 成武 万丛 壮秧 稀播 
地谷A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福建稻麦科技》1990年第3期27-34,共8页雷捷成 游年顺 郑秀萍 朱雄涛 
地谷A[V41A×(V41B×谷农13)F3]是1983年用抗病亲本谷农13和V41B杂交后代选育的保持系地谷B,与野败型不育系V41A回交转育,于1987年晚季完成七代回交而育成,1990年早季已达回交1...
关键词:回交转育 不育度 不育性 始穗期 杂交后代 异交 配合力 野败型不育系 恢复系 腹白 
龙特浦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1989年第1期1-4,共4页陈立新 林祥鹏 郑德兴 黄有容 
为了选配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适应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需求,我所自1983年开始,从选育杂交水稻新不育系的研究入手,经过四年6代回交转育,育成龙特浦不育系(下称特A),它具有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的优点。用特A与三明市农科所育成...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组合 多点试种 回交转育 早稻品种 制种产量 熟期转色 配合力 制种田 白叶枯病 不育株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