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带

作品数:103被引量:86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沈焕庭何青李九发时伟荣高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海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九龙江河口水体粪类有机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23年第7期158-167,共10页庄文智 陶舒琴 王爱军 叶翔 冉畅 刘子同 李玉红 罗阳 刘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三科2017013,海三科2019018);厦门市青年创新基金(3502Z2020609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5076)。
河口是陆源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通道,在全球气候快速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急剧增加,导致河口、海湾及其周边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等严峻的环境问题发生。本文选取了受极端事件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我国东南强...
关键词:粪甾醇 九龙江河口 最大浑浊带 粪类有机污染 
长江口盐度梯度下不同形态碳的分布、来源与混合行为被引量:12
《海洋学报》2019年第4期15-26,共12页叶君 姚鹏 徐亚宏 王金鹏 赵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063;41620104001;41521064)
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通过测定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DIC)),溶解有机碳(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POC))与元素比值(N/C)及相关指标...
关键词: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无机碳 有机碳 同位素 有色溶解有机物 
长江口浑浊带核心区北槽水动力特征研究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9年第1期11-20,共10页蒋杰 何青 朱磊 林建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20105005;517390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133700);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17DZ1204801)
本文根据2015年长江口洪季浑浊带水域座底三脚架全水深范围观测数据,对北槽中下段纵横向流、余流结构、边界层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1)大潮潮流矢量特征在垂向上的变化差异最为显著;北槽中下段水流出现明显的横向输移,指向航...
关键词:长江口北槽 横向流 余流 潮流边界层 
长江口盐度梯度下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来源与季节变化被引量:10
《海洋学报》2017年第6期21-32,共12页徐亚宏 姚鹏 苏荣国 赵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063;41620104001;41521064)
通过测定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2015年3月和7月长江口盐度梯度下CDOM的分布、组成、来源及河口混合行为等。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共识别出两...
关键词: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有色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吸收光谱 季节变化 
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被引量:12
《海洋学报》2015年第4期1-15,共15页潘慧慧 姚鹏 赵彬 孟佳 李栋 王金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的水动力分选研究"(41176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4122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40920164004)
从分粒级的角度研究大河河口颗粒有机碳的输送特征是深刻理解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于2011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盐度梯度下的表层悬浮颗粒物,采用水淘选方法对其按照水动力直径大小进行了分...
关键词:长江口 悬浮颗粒物 水淘选法 粒径分级 有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动力特征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2年第2期101-113,共13页于欣 杜家笔 高建华 杨旸 冉隆江 李富祥 刘月 程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51;40506022;40871019;40906042)
在河口最大浑浊带有独特的生态动力过程。利用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上下游两个定点站和大面站的流速、叶绿素和浊度数据,在分析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基础上探讨了悬沙浓度与叶绿素浓度分布的对应关系及最大浑浊带水动力特征对叶绿素分布的...
关键词:水动力特征 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 悬沙浓度 叶绿素浓度 通量分解 鸭绿江河口 
长江口浑浊带的形成机理与特点被引量:24
《海洋学报》1999年第4期62-69,共8页潘定安 沈焕庭 茅志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87005
泥沙积聚再悬浮是长江口浑浊地带形成的主要机理.促使泥沙积聚有径流潮流相互作用和盐淡水交汇混合两种机制,前者形成潮汐浑浊带,后者形成盐水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是具有两种不同机制的盐潮复合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在不同时间、不同...
关键词:长江河口 浑浊带 泥沙积聚 泥沙再悬浮 形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