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交易

作品数:338被引量:23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然王慧娟李芳赵赫兰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金融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化场景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当代金融家》2025年第2期132-133,共2页王俊杰 张雪梅 
本文聚焦于电信网络诈骗在数字化场景中的特点,分析其在技术防控、协调监管、数据壁垒和信用制约方面的治理难点,浅析对策为提升治理质效提供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虚拟货币交易、跨境电商平台等数字化...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诈骗 虚拟货币交易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跨境电商平台 协调监管 技术防控 
意大利接连对加密货币项目发布禁令
《当代金融家》2019年第1期19-19,共1页
意大利全国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CONSOB)近日禁止了一项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运营项目,称该项目涉嫌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提供投资服务。此次CONSOB禁止的公司包括Avacrypto,其主要提供数字货币交易,但未获得任何监管机构授权。
关键词:货币交易 意大利 加密 证券交易委员会 禁令 投资服务 监管机构 公司 
新加坡的区块链监管政策与借鉴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12期100-102,共3页马文洁 邓建鹏 
新加坡监管部门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区块链技术并给予稳健监管,不断探索金融监管机制创新。与国际监管通行规则类似,新加坡对区块链领域的监管主要集中在虚拟货币交易和ICO领域。本文试简要梳理该国主要监管政策,并探讨其可资中国借鉴的可...
关键词:监管政策 区块链 新加坡 借鉴 虚拟货币交易 监管部门 机制创新 金融监管 
持续防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风险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10期19-19,共1页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发布公告,以”常抓不懈持续防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风险”为题,再次重申了此前对违规虚拟货币交易的严监管态度。
关键词:虚拟货币 交易风险 防范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服务 货币交易 上海市 办公室 
亚洲 日本建议为加密货币保证金交易借款设限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8期17-17,共1页
近日,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自律组织建议为加密货币保证金交易借款设立限制。日本虚拟货币交易协会(JVCEA)已向日本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提出建议,投资者最多只能借4倍于自己存款的资金用于加密货币保证金交易。
关键词:保证金交易 货币交易 加密 日本 借款 亚洲 自律组织 交易所 
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2期21-21,共1页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各法人支付机构自文件发布之日起在本单位及分支机构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
关键词:货币交易 支付服务 虚拟 严禁 营业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整改工作 分支机构 
欧盟要求加密货币实名交易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1期18-18,共1页
经过一年多的深思熟虑.近日.欧盟决定结束匿名加密货币交易,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供应商将被要求识别用户身份。欧洲议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会表示,这项裁决必须在18个月内在欧盟成员国内转化为可执行的法律。据悉.由于匿名交易在...
关键词:货币交易 加密 欧盟 用户身份 欧洲议会 恐怖袭击 安全部门 供应商 
韩国禁止金融机构持有加密货币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1期19-19,共1页
作为全球最大比特币市场之一,近日.韩国政府政策协调办公室发布公告称,将对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商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披露买卖价格和成交量,旨在遏制加密货币交易投机,预防加密货币相关犯罪。同时,韩国将禁止金融机构持有加...
关键词:货币交易 韩国政府 金融机构 加密 政策协调 货币投资 办公室 成交量 
澳大利亚将监管比特币交易
《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9期14-14,共1页迈克尔·基南 
澳大利亚近日宣布,电子货币的交易将接受澳大利亚金融犯罪打击机构一一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分析中心的监管。澳大利亚的司法部长迈克尔·基南(Michael Keenan)表示:“阻止货币流向罪犯和恐怖分子是我们国家安全防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澳大利亚 监管制度 货币交易 比特 犯罪打击 电子货币 司法部长 安全防御 
区块链构建全球信用基础协议
《当代金融家》2016年第2期41-42,共2页韩锋 
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形成全球"信用"的基础协议。中国有巨大的网络用户群体,而基础协议的实现有赖于庞大的用户群体,靠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的意愿来形成。中国数亿网民的自由选择和群集智慧,将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关键词:块链 基础协议 信用基础 时间戳 货币交易 物联网 创新空间 信息交流平台 私钥 密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