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毛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作人顾福康庞延斌沈锡祺魏红兵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小哥白尼(野生动物)》《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电子显微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红色角毛虫生理改组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
《Zoological Research》1986年第3期263-271,共9页庞延斌 顾福康 张作人 
红色角毛虫在生理改组时,随着老纤毛器的瓦解,先后出现新的口器,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四个原基区,并发生原基区的分化、新结构的形成和定位。这种新、老结构的更替过程相似于同种纤毛虫正常形态发生时期纤毛器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生理改组 红色角毛虫 原基 棘毛 口围带 
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la无性生殖周期中核器和纤毛器的演化被引量:4
《Zoological Research》1984年第2期189-198,I0007,I0008,共12页张作人 庞延斌 顾福康 
应用能同时显示纤毛虫的皮膜结构及核器的蛋白银染色方法,研究了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la的形态及其无性生殖周期中核器和纤毛器的发育演化过程。其中的形态发生过程是:(1)大核改组带出现后,在口围带(AZM)和腹棘毛VC4、VC5之间形成...
关键词:无性生殖 波动膜 棘毛 形态发生 银染色 改组带 内侧向 基部 
伪尖毛虫Oxytricha fallax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1983年第1期1-7,I0002,共8页张作人 黄明 
伪尖毛虫Oxytricha fallax系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腹毛目、尖毛虫科的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动物。一般认为分裂间期的伪尖毛虫具有两个长圆形大核和两个圆球形小核。虫体腹面生有八根额棘毛、五根腹棘毛及五根肛棘毛,周缘左右两侧还生有...
关键词: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门 纤毛虫纲 伪尖毛虫 棘毛 腹毛目 小核 圆球形 
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la的实验再生
《Zoological Research》1982年第3期303-309,共7页张作人 顾福康 
观察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a切割后的断片的再生过程,发现急纤虫的大核对再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急纤虫在再生过程中它的毛基系的形态发生与所在的皮膜本身相联系,这与其他的许多研究相一致;并且急纤虫的皮膜其老口围带对再生过程...
关键词:近端的 远端的 再生过程 皮膜 形态发生 抑制作用 棘毛 小膜 
尾柱虫(Urostyla cristata)的形态发生研究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1982年第1期1-9,共9页张作人 庞延斌 邹士法 
U.cristata的表膜“纤毛图式”的构成多而复杂,棘毛大小、基部形状都不相同。在分裂时期产生四个新原基(primordium)区域:(1)口原基(AZM和PM),(2)额部、腹部和臀部棘毛原基(FVT),(3)缘棘毛原基和(4)背触毛原基。U.cristata在无性分裂时...
关键词:棘毛 形态发生 纤毛图式 无性分裂 后仔虫 前仔虫 分裂过程 原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