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

作品数:3365被引量:225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维之刘建鸿王极盛葛鲁嘉任克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心理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联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下)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90年第2期183-191,共9页洛莫夫 汪青 
心理学在现代知识系统中开始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关于人的知识的整合倾向增强了。这一方面的表现之一是1986年建立了一个附属于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的、对人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中,包括对人进行研究的所有学科的主要专家。
关键词:心理现象 个性特征 社会关系 意识形态 心理学报 
和内省有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8
《心理学报》1988年第2期113-117,共5页陈舒永 
本文指出内省有各种各样的,不宜不加区别地赞成或反对内省。一直受到批评的只是古典内省,而这种内省在铁钦纳1927年逝世以后,在实验室中已经无人使用。现在还经常使用的内省,如被试对刺激的评价或判断等,包括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在内,从来...
关键词:行为主义 高级心理过程 解决问题 心理实验 铁钦纳 社会心理学 研究心理 心理现象 口头报告 认知过程 
王充心理学思想新论——兼议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方法被引量:2
《心理学报》1988年第2期142-149,共8页尹文清 
本文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来探索王充的心理学思想。这个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法论原则,即:(一)置于思想群系的原则;(二)依据自身逻辑的原则。在这一研究模式引导下,作者发现“唯实唯验”是王充心理学思想的基点。并由此推论出(一)...
关键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研究方法 心理现象 研究模式 外显 心理发展 日常生活经验 经验化 模式引导 人与人 
论民族时代精神对心理学派别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86年第3期324-331,共8页韩忠太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研究心理学的过程无疑问也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在研究心理学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不同民族的心理学家必然要受本民族的时代精神所影响。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心理学派别的形成就不难发现:构造派和...
关键词:分析心理学 心理学家 心理学研究 派别 时代精神 德意志民族 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活动规律 格式塔 
心理学与内省被引量:11
《心理学报》1986年第3期227-234,共8页沈德灿 
本文围绕内省这一心理学基本问题,结合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论述了对内省的早期争论、古典内省、现代心理学主要学派和我国心理学界对内省所持的态度,总结了内省的历史功绩,肯定了内省的可用性和积极意义,也指出了内省的困难及其克服途径...
关键词:心理学方法 内省法 铁钦纳 冯特 西方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心理现象 意识 自我观察 学派 
社会心理学座谈纪实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86年第1期88-99,共12页
孙晔 今天心理学报编辑部邀请北京地区部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前来参加一次座谈会,讨论一下“如何开展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问题。首先我代表编辑部向到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学理论 指导思想 研究工作 实际问题 四化建设 研究成果 社会现实 发展 
评苏联彼得罗夫斯基编著的《普通心理学》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469-473,共5页陈沛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朱智贤教授等翻译的苏联А.В.彼得罗夫斯基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1976年增订第二版),为我国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了解苏联心理学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的重要资料。这是一件大为有益...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 苏联心理学 心理事实 心理实质 优缺点 教育出版社 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 新编教材 儿童心理 
马克思与心理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83年第2期129-137,共9页王景和 林方 陈大柔 李沂 
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马克思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留下了最珍贵的思想财富。马克思为人类制定的宏伟革命蓝图不仅包括客观世界的改造,而且包括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学问题 马克思 心理学研究 心理现象 意识 心理学思想 当代心理学 相互作用 实践 人与人 
试谈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被引量:1
《心理学报》1982年第4期466-472,共7页陈雁谷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人们对人的心理现象或精神生活的探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到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自然科学的进展和实验方法的采用,它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关键词:孔子 论语 现代心理学 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思想 道德品质 学生 论述 自然科学 心理现象 
试论戴震的心理学观点
《心理学报》1981年第4期386-393,共8页韦茂荣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有丰富的心理学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人区别动物类的标志,人性善是指人具有比动物更优越的认识能力;他将人的心理分做欲、情、知三个部分;他认为有了物质才有人的心理,心理现象的产...
关键词:心理学观点 戴震 唯物主义 心理现象 人性善 认识能力 心理分 十八世纪 哲学著作 动物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