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锡钱

作品数:49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卫荣李延祥张宏礼华觉明俞兆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江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西部金融》《岷峨诗稿》《收藏界》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宋代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宋代“夹锡钱”因何废止
《中国收藏》2021年第3期114-118,共5页卫国(文/图) 
北宋"夹锡钱"见于史载甚多,当今专家学者宏论甚巨,结论更广:或曰铜锡合金,或曰铁锡合金,更有人认为纯系子虚乌有。唯其起因众口一词,皆依《文献通考·钱币二》记载:"(崇宁)二年(1103年),河东运判洪中孚奏:二虏以中国铁钱为兵器,若杂以铅...
关键词:锡合金 铜锡合金 文献通考 
宋代夹锡钱流通时期浅析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左平 
夹锡钱是宋代铸造和流通的一种特殊的钱币。一般认为,夹锡钱是徽宗时期为解决钱币外流和财政困难而铸造、推行的货币。事实上,不仅徽宗时期,而且太宗、神宗、高宗、孝宗时期都曾铸造和流通夹锡钱。
关键词:宋代 夹锡钱 流通时期 
宋代贺州钱监及其铸造的夹锡钱考述
《钱币博览》2006年第3期26-26,共1页李坚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铸钱和钱监最多的朝代,铜钱、铁钱兼用,贺州钱监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有最完整的铸钱遗址,也是有明确遗址并伴出钱币实物的极少数宋代大批铜铁钱监之一。为我们解决宋代的冶铁、铸铜技术,合金水平等诸多的问题提...
关键词:贺州钱监 宋代 铸造考述 铸钱遗址 中国 历史发展 占地面积 
宋代贺州钱监及其铸造的夹锡钱考述被引量:1
《安徽钱币》2006年第3期14-14,8,共2页李坚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钱监和铸钱最多的一朝。其中贺州监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钱监,也是有明确遗址并伴有钱币实物出土的铜铁钱监之一。它为宋代的冶铁、铸铜技术和合金水平等疑难问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钱监 宋代 贺州 考述 铸造 中国历史 占地面积  出土 钱币 
"夹锡钱"疑案何时解?被引量:1
《金属世界》2005年第2期58-59,共2页黄维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钱"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钱进行了检测,发现铁钱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钱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钱"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夹锡钱” 宋代 铁钱 高锡相 铜钱 
广西贺州宋代夹锡钱再论被引量:2
《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第z2期16-19,共4页黄启善 
  宋代夹锡钱的研究,从目前学术研究动态来看,学术界对此研究课题尤为重视,宋代是否铸造夹锡钱,观点不一,认识不同,可以说是各持已见,有的认为"夹锡钱实际是普通大铁钱,其配料中并不含锡",有的认为,夹锡钱中的锡成份是从铁矿中带来的,...
关键词:夹锡钱 铁钱 古代货币 钱监 通宝钱 广西贺州 
广西贺县铁屎岭遗址宋代锡铅及含锡铁钱冶炼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9
《有色金属》2000年第2期91-95,共5页李延祥 周卫荣 
广西贺县铁屎岭遗址是宋代集炼铅、炼锡、铸钱为一体的大型钱监遗址。初步研究发现平均含锡3.5%的玻璃态炉渣和平均含铅2%的非玻璃态炉渣以及成分波动较大的黄渣,表明该遗址使用原生硫化矿石炼铅,使用了两步流程炼铝。遗址上还...
关键词:炼锡 炼铅 硬头 黄渣 夹锡钱 宋代 
宋代铸钱工艺研究被引量:8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38-47,共10页华觉明 张宏礼 
一、铸钱工艺的发展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制作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延续时间长;二是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三是以铸造成形为唯一的制作手段。
关键词:工艺研究 铸钱遗址 宋代 中国古代 金属货币 铸型 铸造成形 夹锡钱 制作手段 天工开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