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荧光抗体

作品数:189被引量:46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晶晋雪香王中全毛福荣李华宪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医科大学延边大学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传染病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抗体被引量:4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潘长旺 凌洪博 易维平 黄慧聪 刘启真 梁韶辉 
关键词:广州圆线虫病 血清诊断 抗体 IFAT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阿米巴病诊断上的应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8年第4期229-231,共3页于得水 耿继业 
本文用IFA法对现症阿米巴痢疾患者85例、治愈一年内患者33例、无症状带包囊者31例和正常人32名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77.14%、57.57%、58.06%和0%.认为IFAT具有简单方便易行等优点,且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现...
关键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阿米巴结肠炎 诊断性处理 流行病学调查 
重庆地区弓形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6年第4期211-213,插页,共4页丘仲达 王其南 贾杰 刘约翰 杜继昭 余登高 李崇智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自然界广为分布.Kean估计[1],全世界至少有5亿弓形体感染者.获得性弓形体病可累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妊娠期间感染弓形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性弓形体病,因此,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重庆地区 弓形体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先天性弓形体病 间接荧光抗体 现报告如下 试验检测 人畜共患 人群 感染情况 自然界 四川省 妊娠期 获得性 感染者 传染病 孕妇 学界 胎盘 胎儿 
阿米巴病治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观察被引量:2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5年第4期220-224,共5页陈雅棠 马映雪 刘约翰 王其南 余登高 郭增柱 王正仪 桂淑环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在阿米巴病诊断及流行病学应用的初步报告,已证明两法均有灵敏性好、特异性高等优点[1~3].
关键词:阿米巴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流行病学 特异性 灵敏性 病诊断 证明 应用 报告 
广西省流行性出血热10例报告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5年第3期190-190,共1页黄志雄 石元俊 陈英辉 
流行性出血热(EHF)除少数地区外,我国大部份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存在或流行.广西是新近证实有本病存在的地区,首发病例10例,除1例外,均经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确诊为EHF,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广西 流行性出血热 现报告如下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首发病例 地区 自治区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侵袭性阿米巴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4年第4期233-236,共4页甘幼强 马迺成 曲钟洁 
免疫学方法诊断侵袭性阿米巴病已被广泛地应用予临床,并证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经采用的有间接血凝、琼脂扩散、间接荧光抗体及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等.
关键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侵袭性 阿米巴病 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 敏感性和特异性 琼脂扩散 间接血凝 免疫学 证明 诊断 应用 临床 方法 
间日疟治疗前后间接荧光抗体的变化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4年第2期130-130,共1页郭嘉起 肖瑞明 姜诞宁 
为探索间日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体滴度的变化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我们于1982年9月至1983年4月,在安徽省淮北市杨庄煤矿,对间日疟患者83例,进行血清学连续观察共6个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间日疟 治疗效果 间接荧光抗体 血清抗体滴度 杨庄煤矿 患者治疗 血清学 淮北市 安徽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