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土壤

作品数:194被引量:95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东刘增俊夏旭姜林吕正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essier连续提取法用于土壤铬分析的Cr(Ⅵ)-Cr(Ⅲ)转化及适用性被引量:11
《环境工程学报》2021年第7期2368-2378,共11页李东 贺丽洁 盛培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0028);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9068)。
为揭示Tessier连续提取法应用于土壤总铬(TCr)和六价铬[Cr(Ⅵ)]结合态分析的适用性,通过液相和土壤相实验,分别研究了提取液自身还原性组分及土壤残留还原剂在各个提取步骤中导致的Cr(Ⅵ)-Cr(Ⅲ)转化问题。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还原性组分...
关键词:TESSIER连续提取法 铬污染土壤 六价铬 三价铬 
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过程中典型阴离子的迁移特征
《环境工程学报》2020年第12期3515-3526,共12页张开轩 罗泽娇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2017ACA092)。
为揭示典型阴离子在电动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过程中的迁移行为,以人工配置的Cr(Ⅵ)污染蒙脱石模拟供试土壤,蒸馏水作为阴阳极电解液,在电压梯度为2 V·cm^−1的条件下进行电动修复实验;并分别对比分析各组实验的电流、pH、电导率、能量损...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复 电动修复 阴离子迁移 离子迁移行为 
不同还原药剂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稳定性评估被引量:20
《环境工程学报》2020年第2期473-479,共7页史开宇 王兴润 范琴 沈重阳 颜湘华 李妍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2200)。
针对目前铬污染场地修复后的长期稳定性问题,选用轻、重污染土壤和表层渣土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理化特性的基础上,对经CaS4、FeSO4·7H2O和葡萄糖还原后土壤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设置干燥和淹水2个条件,探究了水分对Cr(Ⅵ)...
关键词:长期稳定性评估 铬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还原稳定剂配伍对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被引量:15
《环境工程学报》2018年第10期2874-2883,共10页周斌 黄道友 吴金水 朱奇宏 朱捍华 李静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15BAD05B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6-E09)
以某铬盐生产场地内的铬(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硫化钙(CPS)、硫酸亚铁(FeSO_4)、零价铁粉(Fe^0)、葡萄糖和淀粉单用或复配对土壤中六价铬(Cr(Ⅵ))含量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比3%的CPS和FeSO_4对土壤Cr(Ⅵ)的还...
关键词:六价铬 土壤修复 还原稳定 有机碳源 多硫化钙 
电化学联合H_2O_2氧化淋洗修复典型化工厂遗留地铬污染土壤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18年第7期2066-2074,共9页刘亦博 成杰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25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6YL002)
选取的济南某化工厂遗留地土壤主体为褐土类,年均降水量在685 mm左右,铬污染场地面积约34万m2,土量约105.4万m3。为筛选出最佳氧化条件,研究了4个厂区铬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状况,探讨了通电时间、通电电压、氧化剂质量分数、土液比...
关键词: 土壤修复 电化学氧化 化学淋洗 
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修复被引量:20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11期6163-6168,共6页张辉 付融冰 郭小品 宋召凤 陈小华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ZR14090);上海市环保科研重大项目(沪环科(2013-04));上海市环保科研青年基金项目(沪环科(2015-105));上海领军人才项目(011)
以湖南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投加不同比例的Fe SO4·7H2O、Fe SO4·7H2O和Ca(OH)2混合物及Na HSO3,通过测定土壤及浸出液中六价铬、总铬以及铬的形态,比较3种稳定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Fe SO4·7H2O和...
关键词: 六价铬 稳定化 重金属形态 
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效果被引量:9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4期2568-2574,共7页朱优清 刘增俊 夏旭 夏天翔 张丹 姜林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1308B);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4055)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实验,探讨了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效果、土壤中六价铬初始浓度和甘蔗渣添加量对六价铬还原反应一级动力学的影响、微生物对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及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机理。结果表明,甘蔗渣能有效地降...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 甘蔗渣 还原六价铬 一级反应 浸出浓度 X射线近边结构(XANES) 
铬污染土壤的单一/复合还原处理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5
《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第10期5091-5095,共5页姜苹红 陈灿 向仁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4B03)
通过短期(2~14 d)和长期监测(1 a),以及多级萃取步骤(MEP)实验,探讨了焦亚硫酸钠单用或与硫化钙混用对场地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效果及其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1)土壤六价铬含量、总铬和六价铬浸出浓度均随焦亚硫酸钠用量的增...
关键词:焦亚硫酸钠 硫化钙 还原  长期稳定性 土壤 
铬污染土壤对水泥熟料强度和铬浸出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1期341-346,共6页李静 陈胡星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62310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63101)
为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置铬污染土壤(CCS)的可行性,用CCS部分替代硅质原料配制生料,于1 400℃煅烧成熟料,通过化学分析、强度测试、浸提实验及XRD/SEM分析,研究了CCS对生料易烧性、熟料强度及六价铬/总铬(Cr(VI)/∑Cr)浸出浓度的影响。结...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 强度 浸出浓度 固溶 包裹 
汞、铅、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被引量:12
《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第4期1568-1572,共5页李梦杰 王翠玲 李荣春 洪俊彦 严亮 刘丽 庄立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33-A0908)
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GGHN08-116菌株,以棉籽壳、玉米秸等为固体发酵底物修复受汞、铅、铬污染的土壤。通过菌丝穿透重度重金属土壤实验,研究了菌丝在穿透土壤过程对交换态重金属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子实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富...
关键词:裂褶菌 重金属 固体发酵底物 微生物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