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血

作品数:1002被引量:2865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振虎张恩户范光升吴明辉从玉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山东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医药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2024年第26期117-119,共3页王烈霞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内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样本数量共94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缩宫素止血,观察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对...
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止血 子宫血流动力学 
宫血宁胶囊治疗置环术后月经异常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第31期23-23,27,共2页刘桂芹 
目的观察在置环术或出现月经异常出血症状的患者治疗中应用宫血宁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治疗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镇置环术后月经异常患者的32例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参...
关键词:宫血宁胶囊 置环术 月经异常出血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第35期45-46,共2页徐曼 王亚萍 
目的探究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例特征分析。方法选择13例子宫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标记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大小≤5 cm、边界呈浸润性、核异型性呈中度...
关键词:子宫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第25期168-169,共2页余宗林 
目的对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回顾分析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及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阴道...
关键词:子宫血管周上皮样 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特征 
应用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第6期187-188,共2页王大颖 
目的探讨应用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6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0例,术后未用药,观察组患者30例,术后给予宫血宁进行治疗,对比...
关键词:宫血宁 治疗 上环术后月经过多 临床疗效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第23期98-99,共2页尹秋华 
目的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止血方案差异性划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3例,采取止血带套扎子...
关键词:前置胎盘 剖宫产 止血带 套扎子宫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第17期208-209,共2页袁丽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在第1~9天口服宫血宁胶囊...
关键词:宫血宁胶囊 药物流产 流产后出血 阴道出血量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探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第24期52-53,共2页由静 
目的对应用宫血宁对患有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头孢噻肟钠、缩宫素、益母草口服液、阿莫西林等...
关键词:宫血宁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治疗 
子宫全切除术中应用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第16期132-133,共2页陈勇 韩力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子宫全切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中不同子宫血管处理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通过将不同子宫血管处理的方式分为A、B两组。A组为子宫动脉结扎术组,B组为宫旁电...
关键词:子宫血管的处理 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原发痛经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第34期54-56,共3页黄小琴 李成志 
2011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115503110008)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痛经分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是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而罹患原发性痛经(PD)者占多数,近年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原发痛经的发病机制牵涉神经,精神,内分泌,饮食...
关键词:原发痛经 子宫血流 前列腺素 缩宫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