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隆升

作品数:147被引量:2213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克信方小敏宋春晖王国灿李吉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论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地层年代学新进展及其对地层和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地质论评》2024年第6期2076-2112,共37页李乐意 常宏 关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102023,42372221);崂山实验室(编号:LSKJ202203300);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编号:2019QZKK0707);中科院先导专项B(编号:XDB40010100)的成果。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是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之一,是东亚构造—气候演化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等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层年代学问题,可靠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盆地 沱沱河盆地 磁性地层 季风 夷平面 构造隆升 石膏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
《地质论评》2023年第6期2391-2406,共16页王嘉琦 施炜 李宗星 钟畅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柴达木盆地及周缘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与目标区优选”(编号:DD20190093)和“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008)的成果。
随着印度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的持续碰撞,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发生了强烈的地壳缩短变形,形成了一系列北西西走向山脉。由于缺乏系统的沉积学研究,盆地东北缘一系列山脉隆升过程存在不同认识。笔者等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怀头他拉剖面,对中...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新生代 构造隆升 锆石U-Pb年龄 物源分析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热史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地质论评》2023年第5期1639-1648,共10页孙崇波 李敏同 李俊 周洪兵 陈晓东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880406、1212011120582)的成果。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
关键词: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模拟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21年第5期1406-1440,共35页李乐意 常宏 关冲 陶亚玲 沈俊杰 秦秀玲 权春艳 常小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10202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LLQGPY1804,SKLLQG2030);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编号:2019QZKK0707)的成果。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它是解决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貌地形演化和气候变化等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目前以古生物和氧同位素为代表的各种古高度计被用来重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新生代 古高度 构造隆升 年代学 
西昆仑山古近纪隆升变形:时间、证据和争论
《地质论评》2021年第4期1057-1076,共20页张世杰 胡修棉 郜周全 赵永强 马安林 许艺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525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点支持项目(编号:91755209)的成果。
西昆仑山新生代隆升变形过程对于中亚的地貌与水系演化、资源和能源矿产分布、气候及环境变迁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至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西昆仑山新生代初始隆升与变形的时间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分别为古新世、中—晚始新世、渐...
关键词:西昆仑山 塔西南坳陷 古近纪构造隆升 沉积盆地分析 
晚渐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山构造隆升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潜在影响——基于现代地质观测证据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21年第3期655-666,共12页李乐意 常宏 关冲 陶亚玲 沈俊杰 权春艳 秦秀玲 常小红 
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编号:2019QZKK070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编号:SKLLQG2030、SKLLQGPY1804)的成果。
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生长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过程与亚洲内陆干旱化之间的联系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从那曲到格尔木沿109国道现代地理要素和景...
关键词:青藏高原 亚洲内陆干旱化 东昆仑 构造隆升 
不同构造带硅酸盐化学风化率的制约:气候还是构造?被引量:19
《地质论评》2005年第6期672-680,共9页金章东 李英 王苏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72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3004)资助成果
虽然构造—风化—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仍然存在各种争论,但无疑的是,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是调节地质时间尺度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分压,进而保持地球表层气候稳定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理解地表制约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的因素...
关键词:硅酸盐 气温 构造隆升 化学风化率 全球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