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

作品数:557被引量:2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倪志云顾春华刘舜强何秋菊陆静更多>>
相关机构: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翰墨云烟 法书摹画——清宫摹古书画及其文化传承
《收藏家》2023年第2期2-13,共12页李理 
清朝发轫于明辽东边外,最初是以女真—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地区相比,清早期文化具有关外特色,带有原始粗犷的渔猎民族特征,书画艺术尚未起步。在后金—清政权建立、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
关键词:清宫书画 仿写临摹 
张大千作品拍卖市场分析
《收藏家》2022年第3期29-36,共8页乔晶晶 
统观20世纪中国画史,诸家各擅胜场,精彩纷呈。将张大千与其余诸家相比,若论天才逸情,大千不及傅抱石;论清贵秀雅,大千不敌溥心畬;论物情工致,大千不敌于非闇;论笔情墨味,大千不及黄宾虹;论文人意趣,吴湖帆又胜大千一筹;论金石用笔,齐白...
关键词:吴湖帆 黄宾虹 傅抱石 张大千 于非闇 溥心畬 古书画 徐悲鸿 
古书画辨伪秘要
《收藏家》2021年第10期187-189,共3页李德仁 
书画自有价值以来,即已有真伪。古谓"图画者,有国之博宝",相传夏桀暴乱,太史终抱画以奔商;商纣淫唐,内史挚载图而归周。秦汉以来,尤重图画。然其先重于实用,汉魏以后渐重于欣赏。国之上下既有爱重,真迹有限,赝品遂生。故即有鉴识真伪之...
关键词:赝品 图画 书画 鉴识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收藏家》2021年第10期20-22,共3页老拙 
书画家多收藏书画,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例外。因为被画名所掩,至今似无人称张大千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实,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当代名列前茅,说他是大收藏家、大鉴赏家,名副其实,并非过誉。应该说,大千收藏古代书...
关键词:张大千 古代书画 国画大师 古书画 过人之处 收藏家 名副其实 
谁道江南春事了——古书画中的春日游赏
《收藏家》2021年第4期25-32,共8页温玉鹏 
游春活动,最早是出自对亲人的纪念,洒扫祭拜,慎终悼远,并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深处。隋唐时代,以郊行为代表的游春活动业已成为放松精神、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继承历代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面貌。尤其是...
关键词:江南春 古书画 诗人白居易 隋唐时代 天人和谐 陶冶情操 伦理道德 商业化 
竹林观音石刻浅考
《收藏家》2018年第5期73-74,共2页鞠志海 
古书画界有"纸寿千年,绢八百"之说,意思是字画等有机文物,到了一定的寿限,就会自然剥落或糟朽,不易保存流传于世。国宝级文物唐朝韩滉的《五牛图》虽历经千年,保存于世,但据介绍当年从香港回归祖国时,其已糟朽不堪,模糊不清。如何将...
关键词:观音菩萨 石刻 竹林 国宝级文物 回归祖国 古书画 保存 书画家 
吴地雅事 无锡博物院藏文氏一门书画特展(上)被引量:1
《收藏家》2016年第7期49-54,共6页宋婷婷 
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的古代书法绘画藏品,在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二季为主,地域上则不分南北,它们几乎囊括了明清时期所有主要书法绘画流派及其代表书画家的作品,颇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明四家"中的文徵明(1470—1559年)因其得...
关键词:无锡市博物馆 明四家 书法绘画 古代书法 文徵明 传世作品 徐邦达 鉴定家 古书画 虎丘 
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重现吴湖帆对中国书画鉴藏的贡献
《收藏家》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王小岚 
由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大型书画展览之一。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展出藏品突出的数量与质量,更在于希望通过这次展示能够让人们认识一个全新的吴湖帆,重现他作为一位20世纪重要"鉴藏"大家所留下的...
关键词:吴湖帆 上海博物馆 鉴藏 中国书画 古书画 书画鉴定 渔父图 明四家 历史功勋 张珩 
印记仰慕 化为永恒 古书画上常见的清朝官私鉴藏印
《收藏家》2011年第7期29-36,共8页李理 杨洋 
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书画中,诗、书、画、印这四种元素既可各自独立,又能互补共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传统书画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书画创作时,
关键词:古书画 印记 鉴藏 清朝 书画艺术 古代书画 印章 中国 
太仓藏家毕泷初探(下)被引量:3
《收藏家》2011年第3期25-32,共8页陈雅飞 
香港研究资助局赞助;香港大艺术系<乾嘉幕府书法研究>计划成果之一。计划编号:CUHK448908
三藏管窥如前所述,毕泷不以书画诗文见长,独以鉴赏自负,若遇心仪之物更不惜以重金购得。刘瑗谓其"癖嗜古书画及金石文字,闻有佳物,不辞千里,不惜重赀,务以入手为快。"毕泷征集到的名品佳物数量颇为可观,
关键词:太仓 金石文字 古书画 征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