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作品数:1508被引量:57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升阳李明利赵艳丰陈春花俞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成都军区总医院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金融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之道
《当代金融家》2023年第9期140-141,共2页李林 
在大数据时代,具备科学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宣教和人才培训机制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潜在风险也越来越高。到2022年年末,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超过20万...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企业 稳健发展 信用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 人才培训机制 大数据时代 监管体系 
金融机构投资授信管理之道
《当代金融家》2023年第2期71-73,共3页俞勇 
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对投资交易对手授信业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从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金融危机来看,...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 授信业务 金融危机 全面风险管理 金融体制改革 授信管理 金融机构投资 泡沫化 
金融机构信用业务授权及转授权管理之道
《当代金融家》2022年第8期94-96,共3页俞勇 
为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资产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在系统内逐步推广和实施信用业务授权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规程。然而,在该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授权权限与经营责任不匹配、授权...
关键词:金融机构 经营责任 抗风险能力 资产质量 信用业务 转授权 差异化 职责界定 
中小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差异化风险管理之道被引量:1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李文义 
中小银行应根据金融市场业务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架构,构建差异化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金融市场业务合规稳健运营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小银行 风险管理文化 差异化 风险管理体系 稳健运营 金融市场业务 风险管理架构 管理之道 
拥抱变化,践行使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之道(下)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3期64-67,共4页俞勇 
无论是从监管还是金融控股公司自身来看,对风险的认识和管控均很不够,这是制约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落实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是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将是我国金融控...
关键词:试行办法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有效性 监督管理 管理之道 中国人民银行 主要瓶颈 风险 
拥抱变化,践行使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之道(上)被引量:1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2期78-80,共3页俞勇 
无论从监管还是金融控股公司自身来看,我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管控均很不够,这是制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中国人民银行在牵头落实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是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将是我...
关键词:试行办法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有效性 监督管理 管理之道 中国人民银行 主要瓶颈 风险 
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三)
《当代金融家》2019年第4期73-77,共5页俞勇 
商业银行数据质量、技术储备和各项投入等处于弱势,其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相对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建立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为《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的第三部分。内部评级的应用结合国内外先进银行中内部评级与...
关键词:零售 评级 质量 流程 信用风险 管理 
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二)
《当代金融家》2019年第2期73-77,共5页俞勇 
商业银行数据质量、技术储备和各项投入等处于弱势,其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相对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建立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为《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的第二部分。非零售内部评级计量和管理工具新协议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风险 零售 评级 计量 分类 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
《当代金融家》2019年第1期64-67,共4页俞勇 
商业银行数据质量、技术储备和各项投入等处于弱势,其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相对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建立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为《金融机构非零售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之道》的第一部分。
关键词:风险量化管理 零售信用 金融机构 内部评级体系 数据质量 商业银行 技术储备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之道(下)
《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俞勇 
借鉴领先实践,建立科学的、前瞻的、又符合监管要求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量身设计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完善符合日常管理要求的政策与制度、构建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规划信息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利率风险管理 银行账户 风险管理体系 监管要求 组织架构 日常管理 管理技术 商业银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