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压

作品数:636被引量:199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章翔李春盛刘亚华王立祥郑振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脑组织氧代谢指标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浙江医学》2016年第13期1126-1128,共3页马骏 顾志伟 陈锷峰 周君 钱辉 骆明 
绍兴市科技局项目(2013D10026)
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后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多由损伤后机体应激反应或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目前认为脑组织氧代谢异常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Stiefel等发现即使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正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脑组...
关键词:氧代谢 继发性脑损伤 颅脑外伤 高血压脑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 机体应激反应 脑灌注压 脑组织缺氧 损伤后 脑组织代谢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应用被引量:3
《浙江医学》2015年第12期1096-1097,共2页华朔军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及时迅速降低颅内压,减缓脑疝的发生。在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过程中实施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变化调整引流量及指导脱水剂用量等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控制颅...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颅内压监测 引流治疗 应用 治疗方法 降低颅内压 脑灌注压 
严重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脑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策被引量:6
《浙江医学》2014年第1期86-87,共2页郑颖 朱明丽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起病急骤、...
关键词:脑出血患者 脑灌注压 颅内压 护理对策 监测 颅内血管畸形 治疗效果 脑动脉硬化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监测对甘露醇用量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浙江医学》2012年第21期1721-1723,共3页陆骏 施小燕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取颅内压(ICP)监测对于其甘露醇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组共68例重症颅脑损伤(GCS3-8分)术后患者,其中30例术后给予 ICP 监测(观察组),并计算脑灌注压(CPP),根据 ICP 情况调整治疗;38例未行 ICP...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 严重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灌注压 
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浙江医学》2010年第9期1349-1351,共3页郑绍俭 熊建平 邱政 陈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SBI)的发病规律、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近4年来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异常等SBI指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使患...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体温 血压 电解质 颅内压 脑灌注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浙江医学》2009年第8期1124-1126,共3页方文宾 马骥 徐耕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病情危重、预后差,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可达80%以上。近年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逐渐应用于AMI并发CS和心力衰竭的治疗,它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稳定血流动力学,并为经...
关键词: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休克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机械循环支持方法 冠状动脉灌注压 血流动力学 
甘油果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浙江医学》2006年第6期479-480,共2页顾大东 魏莉 周君富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 甘油果糖 脑灌注压 脑出血患者 脱水剂 颅内高压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浙江医学》1999年第3期144-145,147,共3页俞学斌 金国良 王晓明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ICP)与脑灌注压(CPP)连续监测,并与40例病情、诊断和手术方式基本相似的非监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监护组能根据ICP和CPP变化及时行正确治疗,非监护组仅按常规治疗,两组病死率分别为17.0%、3...
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灌注压 监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