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层

作品数:341被引量:57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克明魏令波卢孟柱戴大临包少康更多>>
相关机构: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砧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桐枝条嫁接繁育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84-93,共10页骆承睿 米小琴 曹中宇 舒含玉 李乐生 张慧 刘烨瑶 黄会猛 李泽 
湖南省林业科技创新杰青培养科研项目(XLK202108-9);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2RC1155)。
【目的】由于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不成熟,目前主要靠播种实生育苗,导致油桐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研究不同因素对油桐枝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探究最适合油桐枝接的嫁接组合,为完善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提供参考,对于油桐产业提质增...
关键词:油桐 无性繁殖 砧木 接穗 隔离层 形成层 
枝套腹接技术及应用效果
《山西果树》2016年第2期59-59,共1页张昌龙 
传统腹接法嫁接成活率较低,成活较慢,是因为嫁接时是目测砧木、接穗刀口,所以砧木接穗的形成层难以完全吻合、密接,枝套腹接法解除了这一弊病,这是该枝接法成活率高达100%的根本原因。现将该技术及应用效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 技术 嫁接成活率 腹接 枝接法 成活率高 形成层 砧木 
果树芽接新技术
《河北果树》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张昌龙 
1芽接新方法 1.1新式T字形芽接法此法比传统T字形芽接法芽片多两个斜面,它为砧木、接穗形成层的全方位密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植株嫁接础迅速、大量产生愈伤组织(图1)。
关键词:芽接法 新技术 果树 愈伤组织 形成层 字形 砧木 接穗 
枣树的嫁接
《中国林业》2011年第6期57-57,共1页艾西热甫.阿布拉克 
枣树的嫁接方法很多,常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腹接、插皮接、切接和嫩梢芽接等。一、劈接将接穗削成两个等长斜面,斜面长3厘米左右,对于粗砧木接穗,长斜面可达5厘米,然后用嫁接刀具反砧木中央劈开,将削好的接穗插入,使接穗和砧木...
关键词:嫁接方法 枣树 接穗 插皮接 斜面 砧木 形成层 塑料条 
插皮式腹接法
《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第6期28-28,共1页张卫东 卞小燕 彭涛 
腹接是在砧木腹部进行的枝接。一般的腹接在切砧木腹部时都是把刀切人木质部的,而插皮式腹接则是一种最新的嫁接方法。它在切砧小时不切入木质部,只切入形成层,将削好的马蹄形接穗插入砧术形成层即可。这种方法最适合于苗小造型。
关键词:接法 嫁接方法 木质部 形成层 腹接 马蹄形 腹部 砧木 
桂花繁殖技术
《河北林业》2009年第1期33-33,共1页韩明兰 
一、嫁接 嫁接繁殖砧木可用女贞、小叶女贞、自蜡和流苏等。大量繁殖时北方多用小叶女贞。春季发芽前,自地面以上5cm处剪断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壮枝条10~12cm,将基部两侧削成45。的斜面。在砧木一侧约1/3处纵切一刀,深2—3c...
关键词:繁殖技术 桂花 小叶女贞 砧木嫁接 嫁接繁殖 成活率高 形成层 塑料带 
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被引量:1
《农技服务》2008年第4期42-42,共1页梁桂强 
从砧木选择、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杨梅 砧木 接穗 嫁接 成活率 形成层 接位 
嫁接果苗枯死三原因
《农家参谋》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周横 
砧木和接穗不亲和亲和力的大小取决于两者亲缘的远近。同种苗木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同属不同种的苗木嫁接困难或不能成活。解决方法:在嫁接果苗时,一定要选用亲和力强、适应性强的品种作砧木。
关键词:嫁接成活率 亲和力 解决方法 接穗 砧木 果苗 苗木 枯死 适应性强 形成层 
嫁接技术育新花
《青少年科技博览》2002年第11期16-17,共2页王玉庆 
小朋友,你是否见过在一棵植株上盛开几种不同颜色的花?告诉你吧,那是通过嫁接技术培育成的。你想学习这种方法吗? 春天,当月季花开第一茬花时,就可以在同一株上选2~3个枝条,用切接的方法接上2~3种不同颜色的月季接穗。
关键词:嫁接技术 颜色 接穗 月季花 枝条 砧木 方法 植株 切接 形成层 
苗木嫁接四字诀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2年第3期24-24,共1页刘桂海 
苗木嫁接要做到快、准、平、紧四个字。快——削砧木和接穗动作要快,嫁接绑缚要迅速。准——接穗和砧术形成层要对准对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关键词:嫁接成活 苗木 接穗 砧木 对准 平整 形成层 表面 关键 迅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