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主体

作品数:297被引量:30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康永恒林灿铃汪玮敏葛勇平张潇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国际法主体地位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1期125-126,共2页陆霞斌玉 张蓓蓓 
第一届"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专门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7xz-bzx-106)。
传统国际法只承认主权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由国家享有和承担。现代国际法不仅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法主体,而且认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的主体。随着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红十字 国际委员会 国际法主体 政府间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权利和义务 国际关系 地位 承认 全球化 学界 问题 民族 
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探究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3期270-,共1页曹昱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展,国际法作为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准则规范在各项事务中发挥着愈加不可或缺的作用。明确国际法的主体是国际法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交流进一步细化和人权意识进一步深化的...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 国际政治 主体资格 政治经济关系 合作与交流 未来发展 人权意识 经济领域 交往活动 国际交流 法学研究 法律体制 民商事 作用 综合 事务 实践 论证 扩展 
试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1期22-22,共1页房睿睿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个人在国际范围内各领域参与活动日益频繁,使个人不仅在国内法上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而更多地在国际法上直接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此变化直接导致了对个人是否是国际法主体的问题的争论的产生。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 国际法主体 
树立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地位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2期162-162,共1页许丽丽 
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模式的法律本体论遭到质疑,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地位成为国际法学界共同瞩目的焦点。本文试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 主体地位 
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182-183,共2页张航 
对于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主体的问题在现代国际法上一直颇有争议。目前国际法学界对此有诸多看法,并没有达成一致。本文认为该问题涉及到国际法主体定义的问题,应从研究与探讨国际法主体的定义的角度出发,联系国际公约对于个人的权利与...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 国际法主体 
浅论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际法问题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6期26-26,共1页钱如峰 
国家作为国际法最主要的主体,在维护国际法的作用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的处理其与国际法的关系对其自身的发展及国际法的完善都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维护国际法的作用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方面更是起到不可替...
关键词:和平崛起 国际法主体 对外战略 
如何看待个人在国际法中主体地位的新发展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6期160-160,共1页张娟 李翠莲 
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的问题一直是很具有争议性的。传统的观点认为个人不具备国际法的主体资格,但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公约明确规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主体 
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主体中的地位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471-471,共1页杜宏光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主体中的地位有三种观点: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二、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三、个人可以成为国际法的部分主体。本文主要论述第三种观点的合理性及怎样确保其得以实现。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主体 部分主体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中主体地位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472-472,共1页何方成 
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始终是国际法学界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现在的学者们公认,国家并非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争取独立的民族、国际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可见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在不断延伸,个人是否有权作为国际法的...
关键词:个人 国际法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