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效力

作品数:258被引量:87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江必新许中缘孙鹏章志远易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公司法定代表人之越权代表行为——以《合同法》第五十条为切入点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8期31-33,共3页钱静 
法人及其他组织之行为须由自然人代为,此引发如下思考:该自然人的行为后果是否一律归属于法人或组织?于此问题,《合同法》第五十条做出规定,然此条文系概括规定,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条文的梳理、结合相关学说、运用合理的法解释方法及借鉴...
关键词:法人 越权代表 行为效力 知道 应当知道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欠缺之处与完善之道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5期31-33,共3页张子恒 游文亭 
民事行为能力因其上承民事主体下启法律行为而凸显重要。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相同概念辨析及域内定义同时简述行为能力的类型划分与本质;第二部分以检讨为目的发现我国制度设计上存在法条重复、宣告僵化且实际效果欠佳难以适应...
关键词:民事行为能力 制度修正 行为效力 私法自治 监护 
未成年人移动支付行为的效力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7期49-50,共2页王成东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未成年人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移动支付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却一直寥寥无几。移动支付行为可归为缔约行为,那么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移动支付就可以视为其签订的移动支付合同,同时移动支...
关键词:未成年人 移动支付 行为效力 
夫妻一方擅自处置房屋等财产行为效力认定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4期56-57,共2页李小强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行为是否有效的问题,夫或妻一方对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应认定为有权处理,合法有效;但夫或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作出处理决定的行为或者第三人...
关键词:夫妻一方 擅自处置 房屋 效力 
关于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制度分析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期20-21,共2页何小璐 
法律行为效力制度是民法总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事立法的核心价值观。本文将对民事立法中的法律行为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民事立法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法律行为效力体系、取消一般生效条件、合理区分无权处分合同...
关键词:民法总则 法律行为 效力 制度分析 立法建议 
公序良俗对婚外遗赠效力的影响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1期173-174,共2页韦文炜 
公民有遗嘱自由,但是也受到一些限制。司法实践中,在婚外遗赠中,尤其还涉及到公序良俗对遗赠效力的影响问题,不同法院做出的判决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婚外遗赠中公序良俗适用的浅析,期望找出此类案件中判断遗赠效力的标准,使该原则的...
关键词:婚外遗赠 公序良俗 行为效力 自由裁量 
意思表示中的动机错误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3期252-254,共3页叶甲伟 
学界普遍认为动机错误不应受到关注,并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当事人不能基于自身对现实认识错误而将风险转移到相对人身上,这无疑使表意人通过错误获得重新订立法律行为的机会而因此拥有比法律行为成立之前更为优越的法律地位,对...
关键词:动机错误 法律行为效力 意思表示 重大误解 
“效力待定法律行为”效力之辨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33期7-7,10,共2页许泽杨 陶钟太朗 
本文试从概念法学的角度,以效力待定法律行为之历史演进为线索,对此类法律行为之效力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得出结论:效力待定之法律行为在特定行为作出之前其处于无效之状态,并认为以未定之无效或不确定之无效命名之更为准确。
关键词:效力待定 特定行为 未决之无效 不确定之无效 
违反强行性规范的法律行为效力若干问题及立法建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期184-185,189,共3页方东 
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规定违反法律强行性规范的法律行为无效的制度,其基本功能就是为公法进入私法建立通道以促使其对私法自治进行必要的规制,从而实现公私法功能上的互补。但是该规范在具体的解释和适用上各国又都进行了限制,突出特点是...
关键词:管道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 效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