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蓝色素

作品数:8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范龚健顾振新凌关庭韩永斌程雪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江苏省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学报》《粮食与油脂》《中国食品添加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红甘蓝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2期101-103,共3页吴欢欢 
以红甘蓝为原料,对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时间90 m in、料液比为1∶20的提取条件下,红甘蓝色素提取率高达99.5%;光、热对红甘蓝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红甘蓝色素的热降...
关键词:红甘蓝色素 提取 稳定性 
超声辅助提取红甘蓝色素的研究被引量:3
《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第8期268-270,共3页郭紫光 张永忠 刘妍妍 王超 
以新鲜的红甘蓝(东农-8D50)为原料,采用乙酸水溶液提取红甘蓝色素。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红甘蓝色素的实验条件。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70W的超声功率下,当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40℃、乙酸浓度为25%、...
关键词:超声提取 红甘蓝 色素 
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1期3152-3152,3155,共2页高宛莉 刘飞 赵秋红 杜瑞卿 
研究了红甘蓝色素提取过程中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红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料液比为l∶15的条件下,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0℃,提...
关键词:红甘蓝色素 正交试验 提取产量 
红甘蓝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4期188-192,共5页程雪源 徐雷 范龚健 顾振新 
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项目(BG2004323)
红甘蓝色素是花色素的一种。花色素是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物质,它不仅是良好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对红甘蓝色素的主要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提高其稳定性的途径。
关键词:红甘蓝 色素 稳定性 
氧化·疾病·抗氧化(三十六)
《粮食与油脂》2006年第8期49-52,共4页凌关庭 
7.5红甘蓝色素花色苷 红甘蓝色素系由十字花科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la)中紫甘蓝或红甘蓝的结球叶子为原料提取而得。紫甘蓝原产欧洲西部海岸,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为多...
关键词:抗氧化 红甘蓝色素 疾病 结球甘蓝 十字花科 欧洲西部 企业生产 100t 紫甘蓝 花色苷 
用响应面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被引量:30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03-107,共5页范龚健 韩永斌 顾振新 
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BG2004323)
选取红甘蓝色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红甘蓝色素提取产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分析表明:在提取温度为43.6℃,提取时间37.9 m ...
关键词:红甘蓝色素 响应面法 提取产量 
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Ⅵ):红甘蓝色素及其生理功能被引量:18
《粮食与油脂》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凌关庭 
红甘蓝色素由紫甘蓝叶子提取而得,在欧美、日本等国已有较长应用史,而我国尚未列入GB2760准用名单。普通红甘蓝色素因含有少量含硫氨基酸,可产生硫化物和硫醇类挥发性成分,特别是硫化物中二甲基三硫化物,其嗅觉阀值很低,故在使用上受到...
关键词:开发 食品添加剂 红甘蓝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 抗氧化性 生理功能 
红甘蓝色素的性质研究被引量:2
《中国食品添加剂》1996年第1期1-4,共4页李浩明 高蓝 刘玉申 
本文报道了从红甘蓝(BrassicaolerceaL.var.CapitataDC)中提取的花青素类红色天然色素的理化性质,包括光谱特性和溶液pH及其它理化因素对红付蓝色素颜色稳定性、呈色强度和色调等的影响。研究表明...
关键词:花青素 红甘蓝色素 天然色素 理化性质 色调 食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