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

作品数:865被引量:7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文俊王友富田永乐童乔慧林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遵义师范学院中共贵州省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中国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群众路线:刀靶水阻击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4,19,共5页鲍中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DJ03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在革命战争熔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红三军团在遵义会议期间取得刀靶水阻击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央红军率红三军团长征到达遵义后,红三军团在刀靶...
关键词:群众路线 红三军团 刀靶水阻击战 人民群众 
革命人银圆护身亦传奇
《红岩春秋》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孟红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千千万万的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烽烟四起、枪林弹雨中豪气冲天,英勇作战,写就了一页页壮丽诗篇。其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银圆救命"的故事,耐人寻味,极富传奇色彩。罗荣桓:"党...
关键词:梁兴初 罗荣桓 王尚荣 红三军团 
鄂湘渝黔边区神兵暴动始末
《湖北文史》2019年第2期65-72,共8页胡飞扬 
20世纪初,在中国西南部的鄂湘渝黔边区,广大民众不堪军阀暴敛,为了生存自救,假借"天神"名义,以封建迷信手段设立神坛,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神兵暴动。而这场神兵暴动的发源地,就在湖北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境内的黑洞地区,即今咸丰县之黄金...
关键词:四川军阀 中国工农红军 靖国军 红三军 湘渝黔边区 
血染困牛山 九死犹未悔
《知行铜仁》2019年第5期66-67,共2页曹勇 张书铭 
青山历历,碧水悠悠,佛顶山下,浩气长存。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1934年7月23日,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到湖南省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并同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取得联...
关键词:红六军团 红三军 长征路上 
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再前行
《军队党的生活》2019年第8期59-61,共3页李鹏飞(文/图) 
走进宁化,这是一座青山妩媚、绿意盎然的小城,河流穿城而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6%,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这里是千年古县,是客家文化发源的地方,这里还是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之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驻扎在宁化的中革...
关键词:红军长征 红三军团 森林覆盖率 1934年 客家文化 中央红军 中革军委 炮兵营 
十堰境内的茅塔河阻击战
《档案记忆》2019年第8期41-42,共2页王磊 严丽 
茅塔乡,位于湖北十堰城区的茅箭区南部,境内沟壑纵横、山峰叠翠、林木茂盛。因为地处均郧房结合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1931年6月,贺龙带领的红三军曾转战鄂西北,火烧均县城、激战郧阳城、鏖战武当山,由茅塔河移师房县,在房县建立了...
关键词:红三军 青峰镇 国民党 
邱会魁:换来的假银元替他挡了子弹
《湘潮》2018年第11期63-63,共1页孟红 
邱会魁1930年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兴国模范师排长、红三军团六师十六团连长、五师十五团营长、十四团管理处主任、独立师司令部参谋等职.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建宁大捷后,总前委康都墟会议决定红三军团向...
关键词:土6地革命战争时期 子弹 银元 中国工农红军 红三军团 1931年 反“围剿” 将乐县 
悲壮的红六军团西征始末被引量:1
《钟山风雨》2018年第3期9-12,共4页彭苏 
1934年8月,任弼时和萧克奉中革军委之令,率领刚刚组建的红六军团9700多人,从井冈山根据地突围西征,红六军团经湖南进入贵州后,与桂、湘、黔三省敌军和众多民团一路血战,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3000多人在黔东印江县与贺龙红三军会师,...
关键词:红六军团 任弼时 先头部队 红三军 地方民团 红军战士 
彭绍辉的战地爱情
《档案时空》2018年第5期17-18,共2页王文玉 
著名的独臂将军1933年春深时节,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正酣,国民党出动精兵强将包围了江西草台岗地区,企图消灭红三军团。周恩来、朱德当即下达作战命令,对外部的围困之敌发起进攻。时任红一师师长的彭绍辉奉命攻打国民党第59师的侧翼,...
关键词:爱情 红三军团 国民党 周恩来 将军 朱德 
红三军成功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原因探析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8-104,共7页阳勇 楚艳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项目(16KRIZY04);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2016JD113)
1934年夏,红三军成功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红三军得以成功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黔东人民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贵州军阀内斗严重;"肃反"扩大化停止;进行了...
关键词:黔东革命根据地 红三军 贺龙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