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玉米螟

作品数:41被引量:1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丽娟张国红鲁新丁岩周淑香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农业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植物保护学报》《吉林农业(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沈阳几个主栽玉米品种的二代玉米螟抗性初探被引量:7
《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170-171,共2页张柱亭 钱海涛 董辉 丛斌 柳晓利 陈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87167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8A06);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专项(编号:2008S203)
在自然感虫条件下,对沈阳地区广泛种植的几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抗螟性调查。结果显示,东单80的雌穗被害率最高,达54%,单玉99和单玉39的雌穗被害率在30%以下,其余品种的雌穗被害率在30%~49%;东单80茎秆蛀孔数最高,为0.93个/株,单玉99茎秆...
关键词:玉米 抗螟性 玉米螟 
玉米田种植诱集作物对降低二代玉米螟危害的作用被引量:7
《玉米科学》2008年第6期130-131,135,共3页刘宏伟 鲁新 李丽娟 张国红 丁岩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1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6-01)
在正常播种的玉米田两侧晚播相同玉米品种或甜玉米品种,通过对正常播种区与晚播区二代玉米螟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分析得出,在正常播种的玉米田内局部晚播相同品种玉米或甜玉米能够明显降低二代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二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
关键词:玉米 诱集作物 二代玉米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