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玉米螟

作品数:41被引量:1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丽娟张国红鲁新丁岩周淑香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农业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植物保护学报》《吉林农业(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玉米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玉米田种植诱集作物对降低二代玉米螟危害的作用被引量:7
《玉米科学》2008年第6期130-131,135,共3页刘宏伟 鲁新 李丽娟 张国红 丁岩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1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6-01)
在正常播种的玉米田两侧晚播相同玉米品种或甜玉米品种,通过对正常播种区与晚播区二代玉米螟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分析得出,在正常播种的玉米田内局部晚播相同品种玉米或甜玉米能够明显降低二代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二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
关键词:玉米 诱集作物 二代玉米螟 
二代玉米螟发生动态的判别分析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5
《玉米科学》1999年第1期77-80,共4页丁世飞 王志祥 
本文以山东省胶南市1985~1994年二代玉米螟虫情与相应年份的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从14个因子中筛选出3个主要预测因子,应用基于BAYES准则下的判别分析原理,建立了3个级别的判别分析数学模型。经...
关键词:玉米螟 发生动态 差别分析 数学模型 预测预报 
我国二代玉米螟发生区利用赤眼蜂防治亚州玉米螟的总体治理策略初探被引量:10
《玉米科学》1995年第A01期82-83,共2页丛斌 杨长成 邹庆道 
本文报道1989~1993年间在东北二代玉米螟发生区的辽宁省,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以及人工诱导滞育的赤眼蜂防治一、二代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的试验结果并据此提出在二...
关键词:玉米螟 生物防治 赤眼蜂 
玉米抗螟性遗传规律的研究——Ⅱ.玉米对二代玉米螟抗性遗传规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玉米科学》1993年第3期71-73,76,共4页许文娟 陈瑞清 
本试验利用选择指数法对每株虫孔数、单株幼虫数、每穗幼虫数及蛀道长度进行了综合评定,同时按Hayman双列杂交法对综合指数进行了遗传参数的估计。初步分析结果认为:玉米对二代螟抗性的综合指数的遗传受多基因控制,且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
关键词:玉米 抗虫性 遗传规律 二代玉米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