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

作品数:1201被引量:3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卢温民郭占领李彬刘丽丽王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观悟胸中之象——当代写实油画探寻被引量:1
《美术》2022年第2期148-149,共2页刘晓曦 
身处当代艺术语境和绘画去审美倾向的全球化时代背景,架上造型艺术与再现写实油画日趋边缘,坚持写实绘画创作态度的艺术家个体受到了相当严峻的冲击与质疑。遵循有内在审美逻辑、技艺的再现性绘画方式是否会限制和压制艺术家的个人创造...
关键词:写实油画 绘画方式 当代艺术语境 内在审美 写实绘画 写实性绘画 创作态度 审美倾向 
胸中丘壑 笔底波澜
《美术》2017年第7期61-66,共6页冯远 
如果以世纪作为断代标界,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近现代中国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历史上,存在着传统写意体系和近现代写实体系平行发展的山水画风格变异轨迹。传统写意体系以自元迄今的山水模式为宗。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丘壑 风格演变 近现代 体系 写意 传统 
胸中自然——张钦若风景油画评析被引量:3
《美术》2001年第9期64-67,共4页钱流 
百年更迭之际,作历史回眸与未来展望是有深远意义之要事。中国油画,恰经百年风雨历程,总结得失,尤为必要。邵大箴先生为“20世纪中国油画展”撰文的题目是《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国油画100年》,这促使人想到中国油画一个重要的课...
关键词:中国油画 中国画 未来展望 历史回眸 民族艺术 洋种子 “民族化” 作品 延安鲁艺 东方文化 
“画胸中之舞”——观叶浅予先生回顾展
《美术》1993年第1期25-29,22-24,共8页姚治华 
金秋时节,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了叶浅予先生作品回顾展,共展出323幅作品。包括漫画、速写、插图、水墨人物和小品组画五大类,其中以舞蹈人物最多。浅予先生今年已经86岁高龄,这次展览竟然拿出那么多巨幅舞蹈人物,并且都是近两年新作。
关键词:叶浅予 中国画研究院 夏河装 气韵生动 婆罗多舞 中国画教学 观画 静中 运动感 艺术形象 
作为语言的绘画被引量:1
《美术》1985年第10期14-17,共4页葛岩 
“绘画语言”在今天已是个广为流行的词语,但人们多是把它看作一种机巧的比喻,而不是严格的术语。无论如何,绘画和语言被如此反复地联系起来,表明了人们对它们之间类似性的模糊的洞察。我们试图站在这种类似性之上对绘画作一审视,期望...
关键词:类似性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心理模型 郑板桥 形式模型 文艺复兴时代 知觉能力 艺术创造 
生活为我出新意 我为生活写精神
《美术》1984年第8期42-43,共2页杜滋龄 
××同志: 看到你寄来的信和花鸟画作品,有些感想写给你。 因我是做中国画的编辑和出版工作的,所以接触作者和中国画作品比你多一些,又由于平时我也勤于画些人物画,在国画家们的接触中不免都谈到一个“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国画家 出版工作 王晋元 胸中之竹 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 给你 艺术创作 艺术之林 石鲁 
论艺术的感情色彩
《美术》1982年第9期14-17,共4页茹桂 
一艺术,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机械地、被动地照搬生活,而是一种再创造,一经反映,艺术家主观的感情势必渗透、溶解到作品亦即艺术美之中。因此说,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感情色彩的精神劳动。艺术...
关键词:艺术创作 论艺术 精神劳动 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 胸中之竹 韩干 李思训 心画 张颠 
“意象”素描探索——素描美学教学实践记被引量:4
《美术》1982年第2期46-48,23,共4页孙宜生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所以,美的规律体现在人与物的转化之中。这样美就和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文化特征和心理状态相互依存,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美也就必然具有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所以我非常赞同第二次...
关键词:素描课 画道 世界美术 有社会主义特色 意象美 线描 胸中之竹 时代精神 几何形体 气韵生动 
艺术创作中的主客观统一
《美术》1979年第5期39-40,42,共3页郭因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没有客观,便没有艺术; 没有主观,也没有艺术; 没有主客观统一,还是没有艺术。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意象 胸中之竹 想象表象 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 于君 艺术形象 记忆表象 艺术对象 
胸中激浪 笔底波澜——忆郭老对美术事业的关怀
《美术》1978年第4期7-8,共2页绍龙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如同晴天一声辟历,使我悲痛得发呆了。从我得知郭老生病那天起。
关键词:美术事业 国画院 美术工作者 奋斗终生 魏紫熙 中国美术馆 秦剑 亚明 傅抱石 蝇头小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