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叶片

作品数:626被引量:202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朱荻史耀耀赵振华张定华丁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航空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无损检测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发动机叶片榫槽仿形涡流传感器的设计
《无损检测》2022年第7期1-5,共5页廖泽彬 张国才 张华 
针对特定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槽,设计了同心方形线圈仿形涡流传感器,在不同激励模式与激励频率下,对发动机叶片榫槽开展电磁学仿真检测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同心方形线圈传感器在激励频率为500 kHz与外线圈激励模式下,除了半径为0.05 ...
关键词:发动机叶片榫槽 仿形涡流传感器 电磁学仿真 
航空发动机叶片动态监测技术被引量:3
《无损检测》2019年第11期26-29,共4页林俊明 李寒林 戴永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7YFF 02097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84)
提出了一种铁磁性发动机壳体内叶片动态原位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涡流检测方法监测铁磁性发动机叶片的个数、转速、损伤状态等。将两个磁极固定于铁磁性发动机壳体外表面,将涡流检测探头固定在磁极之间,叶片转动过程中,叶片的尖部划过表...
关键词:电磁感应 涡流检测 在线监测 叶片 
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无损检测》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苏清风 习小文 袁雅妮 江海军 陈力 魏益兵 
航空发动机叶片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但其具有复杂的曲面结构,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对叶片裂纹进行检测,开展了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原理及系列试验研究,并搭...
关键词:超声红外热像 航空发动机叶片 裂纹检测 
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质量的评估方法被引量:2
《无损检测》2015年第10期81-86,共6页马泽祥 郭兴旺 
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中有重要应用。航空叶片在冲击强化后必须进行质量评估,一般的评估标准是叶片的疲劳强度是否提升或残余压应力是否提升。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航空发动机涡轮...
关键词:激光冲击 航空发动机叶片 质量评估 
某发动机叶片抛修裂纹荧光渗透检测被引量:8
《无损检测》2014年第3期72-74,共3页唐建朝 周嘉梁 
某型发动机在厂内加速模拟800h试车后,在对Ⅰ、Ⅱ级涡轮叶片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时发现裂纹,经冶金分析,该叶片裂纹为抛修裂纹,是叶片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笔者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旨在找出如何在制造阶段发现抛修裂纹等细微缺陷...
关键词:发动机叶片 荧光渗透检测 抛修裂纹 
飞机发动机叶片榫槽爬波原位检测被引量:1
《无损检测》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谢小荣 江涛 杨小林 
文章尝试利用爬波特性解决飞机叶片榫槽原位检测难题。分析了飞机叶片榫槽原位爬波检测的原理,介绍了仪器、探头的选用原则,设计了模拟叶片试块,确定了检测灵敏度,并对原位检测方法作了说明。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小尺寸高频...
关键词:发动机叶片 榫槽裂纹 爬波 原位检测 
光纤法-珀传感器在飞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无损检测》2009年第3期206-207,216,共3页单宁 史仪凯 刘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5125);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ZE53050)
基于光干涉原理确定初始法-珀腔长度,设计了光纤法-珀干涉仪,建立了非接触式光纤法-珀激光超声试验装置,用于探测飞机发动机叶片的裂纹。光纤法-珀传感器使用单根光纤实现多束光干涉测量,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快速、有效地实现非接触叶片...
关键词:激光超声 光纤法-珀传感器 发动机叶片 裂纹检测 
涡流孔探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无损检测》2007年第7期420-421,共2页魏桂生 
关键词:涡流探伤法 孔探 装置 发动机叶片 目视检测 应用 宏观缺陷 疲劳裂纹 
飞机发动机叶片裂纹的交变磁场非接触原位探测被引量:5
《无损检测》2005年第12期637-639,共3页许占显 林为干 
飞机发动机叶片基体出现裂纹时表面反映不明显,孔探仪检查表面裂纹实际判别的难度较大,因此用交变磁场非接触式探测法探测。介绍探伤原理、特点以及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最后给出了发动机叶片的检测实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
关键词:交变磁场测量 发动机叶片 表面裂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