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菌

作品数:272被引量:1166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树深董玉瑛王连生刘海玲冯长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不同粒径土壤对氯丹的吸附性能及其急性毒性被引量:4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6期3839-3845,共7页张胜田 赵斌 王风贺 万金忠 林玉锁 周艳 周立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63103);环保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200909075)
以典型有机氯农药氯丹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不同粒径土壤颗粒对氯丹的吸附特性及其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对氯丹的吸附性能依次为:粘粒(<2μm)≈粉粒(2~20μm)>粗砂(200~2 000μm)>细砂(20~200μm)...
关键词:土壤 氯丹 吸附 发光菌 急性毒性 
化学物质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评价方法被引量:4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9期4040-4046,共7页王娜 王晓昌 马晓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家合作项目(51021140002)
毒性单位法(TU)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剂量加和模型(DA),目前仅在二元联合毒性评价中广泛应用。为了确定TU模型适合评价的混合物类型,实验选取5种剂量效应曲线类型不同的物质,采用微板光度计测试了一元、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
关键词:联合作用评价 青海弧菌-Q67 生物毒性 TU模型 剂量效应曲线 TU’模型 
丙烯腈废水及几种处理工艺出水的毒性被引量:4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7期2809-2816,共8页张凯 唐景春 吴颖 郦和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544);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AA06A205)
分别利用小麦、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模拟丙烯腈废水以及几种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麦芽伸长、根伸长、发芽率和发光菌发光度的毒性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丙烯腈对小麦芽伸长的毒性影响最大;各类物质对小麦根伸长和发芽率并未造成毒性影响...
关键词:丁腈橡胶 丙烯腈 毒性 小麦 发光菌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对北方某城市再生水急性毒性的调查被引量:6
《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第5期977-981,共5页刘家飞 张昱 闫志明 魏东斌 苑宏英 田哲 杨敏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4-003)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北方某城市5个再生水原水(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和2个再生水处理系统的各工艺出水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各再生水原水对大型蚤和发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其中工业废水占较大比例的K和B厂再生...
关键词:再生水 发光菌 大型蚤 急性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