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药

作品数:3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苗维纳郑重曹星星沈映君任桂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大连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华蓥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医药前沿》《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家庭科学》《作品》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吃发汗药前让孩子喝点粥
《家庭科学》2022年第1期31-31,共1页邹春雷 
对于生病的孩子,在服用多数发汗的药物之前,先吃一点东西,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面片、小米粥等。如果空腹服用发汗药物,在孩子元气不足的情况下,是很难发汗的。在孩子食用完稍微温热的食物或者中药的情况下,微微出汗后,就应停止服用,...
关键词:气血循环 发汗 小米粥 元气不足 抵抗力 中药 出汗 碳水化合物 
中药怎么吃最有效
《人人健康》2014年第7期64-64,共1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赖中药的疗效.但中药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中药怎么吃才最有效、最正规? 中药不像西药,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时间、服用温度等方面都有讲究.
关键词:发汗药 发表药 
桂枝本非发汗药考译被引量: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第12期101-101,共1页曹魏 白长川(指导) 
白长川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论述,结合临证剖析桂枝,指出桂枝本非发汗药。
关键词:桂枝 发汗 白长川 经验 
感冒发热了,发汗中药=退热西药吗
《大众医学》2010年第2期78-78,共1页杨柚灿 
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季节性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都会出现发热。感冒发热了,有些患者选用退热西药;有的则服用一些发汗中药,也有的混合交替应用。在服用发汗中药或退热西药后,都会有一定的出汗,随后体温下降。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
关键词:感冒发热 退热药 发汗药 西药 中药 H1N1 普通感冒 交替应用 
服中药的技巧
《医药与保健》2008年第4期29-29,共1页骆昌芹 
中药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煮后,即成口服汤剂。服药时间是饭前还是饭后,是病家常关心的事情。依据中医的解剖学理论,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包括内脏心与肺;中焦指横膈以下到脐,包括内脏脾与胃;
关键词:发汗药 
服中药该注意的小节
《天坛药讯》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庄洁 
服中药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当,还有一些小节须注意。
关键词:中药汤剂 煎服方法 服药禁忌 汤药温度 发汗药 
观汗察病
《农家科技》2003年第8期44-44,共1页梦娜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出汗有着调节体温等作用,但在特殊状态下,出汗的多少、出汗的时间、出汗的部位以及颜色,不仅能告知人们所患的疾病,而且能说明病情的变化。观汗知病情是中医问诊治病的内容之一。现将汗症分述如...
关键词:中医问诊 出汗 刺激因素 汗出 特殊状态 祖国医学 发汗药 津液 阳气 汗症 
观汗知病情
《医药前沿》2002年第10期59-59,共1页吴国隆 
祖国医学《内经》明确地说:“汗为心液”,汗和血是同源异流。汗与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的联系,它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的废物。但不正常的出汁,有时可作辨明疾病的重要依据。自汗:是指不用发汗药或其它刺激因素而经常汗出不...
关键词:刺激因素 同源异流 发汗药 汗出 自汗 体温 排泄 体液 废物 调节 
电生理学方法测定大鼠汗腺分泌量被引量: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35-36,共2页苗维纳 沈映君 曹星星 任桂华 谭祥华 郑重 白华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应用电生理的方法 ,进行了发汗药毛果芸香碱对大鼠汗腺分泌量的测定 ,方法简单易行 ,结果重复性好 。
关键词:汗腺分泌量 电生理学 药理学 大鼠 发汗药 毛果芸香碱 
学会服汤药
《健康》1998年第5期24-24,共1页金晓弟 
药物是人类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渐发现和认识的,人们总结出一整套用药规律。 1.服药时间 应根据疾病的所在部位选择服药时间。病在胸膈以上的在饭后服,在腹部以下的在饭前服;病在四肢血脉应清晨空腹服药;病在骨髓的应在晚餐后或临睡前...
关键词:汤药 发汗药 服药时间 热服 药力 空腹服药 用药规律 饭前服 饭后服 部位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