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情行为

作品数:56被引量:1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绍明楼华梁崔绍荣杨秋妹肖德琴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重庆市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动物学杂志》《农家科技》《农村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配种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母猪配种期间问题解答
《中国饲料添加剂》2018年第9期37-37,共1页
配种前后备母猪应经过几个发情周期?一般2—3个周期就够了。这能避免在排卵少的第一个发情周期受精。后备母猪是否配种还要看其体成熟程度和机体组成情况。可以用与公猪接触、增加运动等方法刺激母猪发情。当母猪第4次发情再不配种时...
关键词:后备母猪 配种期 问题解答 发情周期 机体组成 成熟程度 母猪发情 发情行为 
浅析母猪配种技术
《兽医导刊》2017年第2期203-204,共2页樊世寅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猪肉有了更大的需求,相应提高了对于肉猪养殖行业的实际要求。母猪产仔数量与母猪配种技术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就目前肉猪养殖行业而言,如何通过母猪配种技术的提高,提高母猪实...
关键词:母猪配种技术 发情行为鉴定 配种时间 人工受精 
母猪的发情与配种技术
《农家科技》2013年第8期40-40,共1页林晓染 
一、发情周期 青年母猪性成熟后,每隔固定的时间,卵巢中重复出现卵泡成熟和排卵过程,并出现发情行为,如不配种这种现象将呈周期性重复出现,称为发情周期。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一般为18~23天,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为5天。
关键词:发情周期 青年母猪 配种技术 发情持续期 排卵过程 发情行为 性成熟 周期性 
母猪的配种技术被引量:2
《养猪》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张宏宽 徐善金 
母猪配种技术的好坏决定母猪产仔的多少,如何通过改善配种技术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是每个猪场面临的课题。母猪的配种技术包括母猪的发情行为鉴定、配种时间的确定、人工授精和记录统计。
关键词:配种技术 母猪 发情行为 配种时间 人工授精 产仔数 技术包 猪场 
一例种母貉漏配的分析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年第3期5-5,共1页石贵铎 邵建新 
某养殖场养了1只4年生的种公貉,其体重12.5kg,针毛黑亮短平,红底绒毛厚.配种能力强,没有择隅的习性,逢母必配,而且很难配的母貉也能配上,因此主人舍不得淘汰。这个养殖场从外地购进类似该公貉的1只母貉,主人想用此公貉配此母...
关键词:母貉 发情行为 配种能力 养殖场 主人 体重 绒毛 试情 
不同环境温度对母猪发情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家畜生态》2004年第4期60-62,65,共4页程绍明 楼华梁 崔绍荣 
中比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南方地区母猪;肉猪热调节行为与湿热环境相关性的研究。
 本文利用红外行为传感器监测系统对中国和比利时的两个猪场共200多头母猪的发情行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母猪活动量变化趋势与其是否发情有明显差异;2可以根据母猪断奶后的天数来确定配种时间;3猪舍环境温度对断奶母猪的发情行为影...
关键词:断奶母猪 发情行为 配种时间 断奶后 猪舍环境 猪场 环境温度 中国 多头 影响 
首例大熊猫秋季发情、配种、产仔被引量:5
《四川动物》2003年第1期9-11,共3页蓝景超 吕文其 张志和 李光汉 王成东 余建秋 王基山 黄祥明 森田伦代 池永幸代 富永晃子 今津孝二 
本文记录一只因环境、饲料等因素改变而 2 0 0 1年春季未能发情的雌性大熊猫 ,于秋季 9月中旬发情 ,并与另一只同期发情的公熊猫自然交配 ,当年冬季 12月 17日成功产仔的这一世界首例圈养大熊猫秋季发情配种的行为表现和配种经过 ,并对...
关键词:大熊猫 秋季发情 自然交配 发情行为 
应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母猪的发情及最佳配种时间鉴定被引量:9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第6期661-664,共4页汪开英 苗香雯 谢江明 Coen M Hogenboom 邵胜育 
中比国际合作资助项目
应用红外行为传感器监测系统对 38头母猪的发情行为及最佳配种时间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该系统鉴定的准确率 (84 .2 %)较人工观察法鉴定有明显提高 ,同时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词:红外传感器 发情行为 母猪 最佳配种时间 
新嘉系母猪和大长母猪的发情行为和规律观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8年第6期23-23,共1页刘炳浩 
关键词:母猪 发情行为 配种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