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

作品数:503被引量:50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景平周子衡戴建兵申艳广申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1900—1928年天津金融风潮研究——以货币发行为分析中心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郝志景 
中国在很长历史时期,货币并不统一,铸币权由政府和民间分享。晚清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铸币权渐由官民分享转向政府垄断。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这种转向最终完成。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是近代世界的潮流,中国同样顺流而去...
关键词:货币发行 行为分析 金融风潮 中国传统 天津 政府垄断 内忧外患 法币改革 
市场结构、银行行为与1921-1937年上海物价波动--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4期127-139,共13页刘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竞争性货币体系的微观机理与宏观绩效研究”(12CJL010)的阶段性成果
大萧条前夕中国经济表现优于西方国家,但关于市场和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心考察自由银行体系的运作及法币改革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中行沪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恪守谨慎发行、按金...
关键词:自由银行体系 法币改革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市场结构 
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被引量:16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31-43,共13页赵留彦 隋福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15);国家社科基金(08CJL012)的资助
本文重新解释了1930年代早期美国的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根据商品本位下的自由银行模式来理解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认为自由银行制度保证了中国充裕的货币供给,由此避免了国际经济衰退向国内蔓延...
关键词:白银收购法案 大萧条 法币改革 
抗战时期山东北海币与法币的关系述论被引量: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108-115,共8页刘卫东 
北海币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曾以辅币的形式依附于法币,在币值、信用等方面得到了法币的有力支撑,而北海币亦为法币提供了有力保护,两者相辅相依,共同对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山东抗日民主政府为使北海币信用免受法币贬值的影响...
关键词:北海币 法币 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两次货币斗争被引量:14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137-142,共6页申春生 
抗日战争是敌我双方力量的较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经济力量的较量。在经济力量的较量中,货币斗争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在敌后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主动出击,重点突破,不仅取得了货币斗争的胜利,而且由此牵动了经济战线许多工...
关键词:货币斗争 山东抗日根据地 法币 经济力量 货币发行 独立自主 大众日报 经济工作 1943年 国民党 
近年来国内有关币制改革问题的研究述评被引量:3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154-160,共7页郑会欣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对这个问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而且对此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国史...
关键词: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 通货膨胀 研究述评 改革问题 国民党政府 法币 中国社会经济 中国货币 货币制度 
四联总处与金融管理被引量:6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120-130,共11页姜宏业 
四联总处是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然而,四联总处的组成,不限于中中交农四银行。它还包括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在内,后有中央合作金库参加。四联总处成立于1937年8月抗战开始,结束于战后的1948年10...
关键词:四联总处 中央银行 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 法币 理事会 抗战胜利 中国农民 金融机构 外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