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政策

作品数:53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魏振民马长林吴景平张连红姚会元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时代报告(学术版)》《历史学习》《中国金融》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钱币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管窥1945年国民政府法币折合黄金之牌价
《钱币博览》2012年第2期19-26,共8页贾雁民 张煜 
民国34年(即1945年)是八年抗战的最后一个年头。 自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以来,随着抗战爆发,加之政府官员的贪污敛财,导致财政经费日不敷出,法币只得不断加印而导致持续贬值。1945年法币的发行额由1月份的2028亿元...
关键词:法币政策 国民政府 牌价 黄金 八年抗战 政府官员 财政经费 发行额 
民国镍币探究
《钱币博览》2007年第4期28-29,共2页梁恒孝 
北洋政府时期于1914年(民国三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的《国币条例》规定:五分辅币为镍币,重7分,成色为镍25%、铜75%。天津造币厂只铸造了样币,并未投入流通。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于1936年1月11日公布的《辅币条例》,规...
关键词:镍币 民国 《国币条例》 北洋政府时期 法币政策 国民政府 辅币 铜币 
中国实业银行国币券改作交通银行法币券
《钱币博览》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杨晓时 
1935年11月3日,民国政府财政部公布了施行法币政策的布告,宣布从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注:后在1936年1月20日,财政部公布.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之钞票与法币同样行使)。除上述银行外,曾经财...
关键词:交通银行 法币政策 中国实业 行国 财政部 民国政府 农民银行 钞票 
上海解放前夕中央银行大量金银偷运台湾的来龙去脉
《钱币博览》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潘连贵 
(一) 解放前,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占有的金银外汇.是国家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国营事业的固定资产形式不同.可以随时移动转化.在国际间金银外汇也是公认的支付工具。国民政府的金银外汇。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起即已...
关键词:中央银行 解放前夕 金银 发行准备金 台湾省 上海 法币政策 支付工具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 法币政策的功与过
《钱币博览》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杨晓时 
1914年时,北洋政府曾颁布《国币条例》,实行银本位币制,并铸造了总重为七钱二分的壹圆银币为国币。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国币条例》未能很好贯彻.
关键词:1935年 国民政府 法币政策 流通体制 文物考古 面值 
旧上海的黄金市场被引量:5
《钱币博览》2001年第2期3-4,共2页叶世昌 
中国的黄金买卖,历史悠久,战国时有“鬻金者之所”,即销售黄金的店铺。唐代已有买卖金银的行业组织金银行。北宋首都开封有一条界身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关键词:上海 黄金市场 中央银行 法币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