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任

作品数:54被引量:23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明文伍德志崔静公丕潜杨清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法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行政与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法律信任视野下的票据无因性分析——基于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视角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2期56-57,共2页王波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藏区法律信任状况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资助(编号:13szyqn22).
票据无因性得到票据法背书,公民和法人对票据的信任是法律信任的切实体现。本文提出票据无因性直接成因是票据权利时空分离现象,基于及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弱关系理论以及社会资本与社会信任理论,通过法哲学、法社会学分析,可以更深刻认识...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 法律信任 弱关系 社会资本 社会信任 
我国的法律信任危机及其建构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1期214-216,共3页程亚美 
2017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世纪自然法思想视域下法律信仰命题反思"(项目编号:17YBQ054)
法律自身的发展需要信任的支持,建立法律信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信任危机的重要方式。然而,受在思想观念上受制于我国传统的"厌讼"文化,置身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再加上法治建设各环节尚存错漏...
关键词:法律信任 法律文化 公民参与立法 司法公正 监察委员会 
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分析我国法律信任缺失的原因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33期5-6,共2页杨伊玲 
造成中国法律信任缺失的原因众多,除了制度本身的建立健全有所不足外,漫长的中国历史和传统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也是不能回避的原因。而研究这些原因的目的乃是探究其中存在的普遍性或规律性,由此发现弥补缺失的可能性。本文分析了我国法...
关键词:历史 文化 法律 信任缺失 原因 
刍论信任、秩序与法律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29期1-2,共2页杨慧莹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信任通过对人们行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现代社会法治、秩序建立的逻辑基础。法律与信任同为社会控制的工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秩序是二者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信任等方面...
关键词:信任 法律 法律信任 
中国社会法律信任状况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9期196-196,共1页陶菁 
社会转型期的信任危机日益受到关注,法律信任状况关乎法的运行实效,具有研究价值。通过调查分析,中国社会法律信任状况的特点为:普通民众在思想上对法律缺乏信任,而在行为上却又依赖法律,对法律表现出较高的信任。
关键词:法律信任 实证分析 网络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