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氏囊病病毒

作品数:797被引量:120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山王笑梅欧阳伟高玉龙高宏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浙江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畜禽种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初步应用
《中国畜禽种业》2024年第5期122-127,共6页徐环 刘云涛 刘涛 赵玉龙 李卫东 唐荣宏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623D)。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该研究以灭活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为包被抗原,连续制备了3批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中试产品。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对IBDV阳性血清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6400;...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血清学诊断 间接ELISA 临床应用 
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分析及对策
《中国畜禽种业》2016年第8期153-154,共2页陆必科 林许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破坏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隶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特点是发病急、感染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3-6周龄幼鸡易感,死亡率达2...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免疫失败 病毒性传染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B淋巴细胞 核糖核酸 早期感染 免疫抑制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中国畜禽种业》2014年第9期149-149,共1页魏学义 施平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龄鸡的一种急性、"一过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病。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极度虚弱、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剖检以严重脱水、肌肉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和出血为特征...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免疫抑制病 尿酸盐沉积 临床表现 经济损失 接触性 
浅谈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的几点措施被引量:4
《中国畜禽种业》2014年第1期134-134,共1页杨东辉 
近几年来辽西地区肉鸡饲养业得到迅猛发展,肉鸡生产总量占目前辽西地区总产量的50%左右,然而,长期以来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却一直是困扰着肉鸡饲养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传染性法氏囊病常以暴发形式发生,饲养户苦不堪言。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肉鸡生产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防控 接触性传染病 辽西地区 病理变化 饲养业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第8期140-140,共1页吴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法氏囊及其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大量坏死病理变化为特征。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传染性囊病 病理变化 淋巴细胞 淋巴组织 
如何防治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第5期146-147,共2页周玉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血清Ⅰ型和Ⅱ型,但只有血清Ⅰ型才能引起鸡发病[1]。由于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病毒主要侵害鸡法氏囊,从而使病鸡的抗体生成受阻,造成免疫抑制,因而导致接种失败,抵抗力明显...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防治 免疫器官 鸡法氏囊 抗体生成 免疫抑制 接种失败 
农村散养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治报告
《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第2期153-153,共1页吴合云 林家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法氏囊、肾脏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幼鸡感染后...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报告 散养户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农村 接触性传染病 病理变化 免疫抑制 
雏鹅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2年第8期146-147,共2页朱晓俊 李来旭 徐培春 冯勇 
法氏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免疫系统抑制疾病。鸡常发生此病。鸭和鹅等禽发生本病的比较少。但随着鸭、鹅等饲养规模的扩大,鸭、鹅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也多有出现。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鹅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大肠杆菌病 雏鹅 大肠杆菌感染 诊治 并发 接触性传染病 免疫系统 
鸡法氏囊的病因及诊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1年第7期142-143,共2页胡喜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保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是肉鸡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养鸡业威胁较大。
关键词:鸡法氏囊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 病因 呼肠弧病毒 传染性疾病 甘保罗病 
浅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1年第1期140-141,共2页邹琪 费林根 陈雪文 金根兴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防治 混合感染 免疫器官 IBDV 生产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