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法

作品数:366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晁洪太任振起金磊李纪恩李一行更多>>
相关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防灾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省黄冈市地震局开展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宣传活动
《防灾博览》2015年第4期8-8,共1页
2015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当天,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增强全市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抵御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湖北省黄冈市地震局联合黄州区地震办公室在黄商购物...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宣传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湖北省 地震局 黄冈市 防震减灾意识 自然灾害 
依托首都经济 强化社会服务——北京市防震减灾特色与实践
《防灾博览》2014年第4期18-27,共10页王英 李巧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及密度的不断增加,作为国际大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家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市,在树立全民危机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
关键词:防震减灾意识 首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北京市 社会服务 国际大都市 强化 地震监测预报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赴青海调研《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
《防灾博览》2013年第4期13-13,共1页
2013年8月13日,"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防灾科普电影暑期基层放映活动在天津市东丽区举行。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协会、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东丽区等相关单位...
关键词:《防震减灾法》 全国人大 委员会 中国地震局 调研 青海 少年儿童 天津市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吴恒副主任委员来中国地震局调研工作
《防灾博览》2013年第1期7-7,共1页
2013年1月22日上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剐主任委员吴恒率调研组来中国地震局调研,中国地震局剐局长阴朝民主持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防震减灾法》实施工作。阴朗民副局长在鹰谈会上介绍了2012年全球和国内地震灾害情况.防震减...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 全国人大 副主任 委员会 调研 《防震减灾法》 防震减灾事业 法制建设 
喜迎十八大——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防灾博览》2012年第5期6-9,共4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明确防震减灾战略要求,确立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颁布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修订《防震减灾法》,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国家防震...
关键词:科学发展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法》 防震减灾规划 中国地震局 地震工作者 减灾战略 抗震救灾 
全国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
《防灾博览》2011年第5期6-11,共6页王英 王一媛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于2011年7月5-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联合召开了全国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座谈会。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 中国地震局 减灾立法 法律实施 委员会 大连市 辽宁省 
《防震减灾法》解读 关于附则
《防灾博览》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唐景见 郑妍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的附则部分共两条,规定了本法所使用的相关用语的解释以及法律的施行时间。
关键词:《防震减灾法》 自然灾害 救灾工作 法律解释 
关于法律责任 《防震减灾法》解读
《防灾博览》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唐景见 郑妍 
2.危害地震观测环境。地震前兆信息是弱信号信息,必须采用精密仪器设备来捕获地球物理场、地壳形变场、地应力场、地球化学场等的变化信息;同时.记录地震波的仪器也要求有足够的精确度,以便识别并分离出来自地球深部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防震减灾法》 法律责任 解读 地震观测环境 地震前兆信息 地震监测仪器 地震监测设施 信号信息 
关于法律责任 《防震减灾法》解读被引量:1
《防灾博览》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唐景见 郑妍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完善了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对管理部门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增加了处罚措施、加大了处罚力度。
关键词:《防震减灾法》 法律责任 解读 责任追究制度 法律规定 行政不作为 违法行为 管理部门 
关于监督管理 《防震减灾法》解读
《防灾博览》2010年第5期52-55,共4页唐景见 郑妍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级财政立即向地震灾区投入,拨付了数额巨大的资金和物资,全国民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慷慨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
关键词:监督管理 地震灾区 国际组织 抗震救灾 物资 资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