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

作品数:373被引量:64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红晋齐鸣陈捷张伟宋淑云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药市场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复配剂苯醚·异菌脲可用于防治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19期47-47,共1页刘刚 
玉米穗腐病病原有20余种,为明确异菌脲对其中一种病原拟轮枝镰孢穗腐病防治中的效果,科研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包含异菌脲在内的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拟轮枝镰孢的室内毒力,并进一步筛选了新复配组合苯醚甲环唑与异菌脲的最佳复配比...
关键词:异菌脲 穗腐病 菌丝生长速率法 室内毒力 苯醚甲环唑 复配剂 科研人员 复配药剂 
河北省成功研制可防治玉米土传病虫害的复合微生物种衣剂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23期48-48,共1页刘刚 
针对目前微生物源杀虫型种衣剂严重缺乏的现状,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近期以3株具有杀虫防病功能的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成功研制了一种杀虫防病复合微生物种衣剂。通过测定助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3株芽孢杆...
关键词:酸性品红 增稠剂 木质素磺酸钠 高效氯氟氰菊酯 复合微生物 微生物源 解淀粉芽孢杆菌 着色剂 
可溶性硅不宜与咯菌腈·氟唑菌酰羟胺混配用于防治玉米茎腐病
《农药市场信息》2022年第19期50-50,共1页刘刚 
科研人员以禾谷镰孢菌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浓度可溶性硅和不同杀菌剂及其互配对禾谷镰孢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硅浓度越大,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越高,1666.7mg/L硅处理后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达30.3%。
关键词:禾谷镰孢菌 玉米茎腐病 咯菌腈 可溶性硅 科研人员 杀菌剂 混配 室内测定 
氯虫苯甲酰胺是防治玉米穗期害虫、减轻穗腐病的理想药剂
《农药市场信息》2022年第2期51-51,共1页郑庆伟 
为探讨防治玉米穗期害虫和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的有效方案,科研人员评估了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2种杀虫剂及氰烯菌酯、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3种杀菌剂对玉米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玉米产量和籽粒中伏马毒素含量的影响;明确了施用杀虫剂...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 玉米穗 穗腐病 苯醚甲环唑 甲维盐 戊唑醇 科研人员 接菌 
噻呋酰胺或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药剂
《农药市场信息》2019年第3期49-49,共1页刘刚 
为明确山东省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及其抗药性风险,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山东泰安、临沂、潍坊、莱芜、日照及青岛6个地区的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结果表...
关键词:噻呋酰胺 玉米纹枯病 抗性突变体 
新型种衣剂防治玉米根腐病效果好
《农药市场信息》2018年第18期44-44,共1页张金平 
玉米根腐病是我国各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的土壤传播病害,遇到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发生根腐病严最地块植株死亡率可达到80%。近日,在东北地区玉米根腐类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示范现场会上,由吉林省农科院牵头的研发团队展出的新型防...
关键词:防治效果 根腐病 种衣剂 玉米 综合治理技术 吉林省农科院 土壤传播 发病环境 
吡虫啉悬浮剂拌种防治玉米苗期害虫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被引量:1
《农药市场信息》2018年第1期59-59,共1页刘刚 王璐 李美荣 宗雷 胡卫东 
二点委夜蛾、玉米螟、棉铃虫是影响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600克/升吡虫啉悬浮剂拌种对上诉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2017年特开展了该药剂田间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苗期害虫 试验报告 拌种防治 悬浮剂 吡虫啉 玉米螟 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田间药效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农药市场前景好
《农药市场信息》2016年第22期37-37,共1页张兵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农药市场显现商机,国内外农药企业都盯上了这块"肥肉"。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裁品种抗病性弱,加上高密度种植、水肥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叠加,导...
关键词:小斑病 高密度种植 品种抗病性 发病程度 种植面积 大喇叭口期 水肥管理 嘧菌酯 悬乳剂 氟环唑 
注意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农药市场信息》2015年第21期58-58,共1页陈运其 
玉米在生长中后期,由于温度、湿度条件很适宜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发生。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调查玉米的中下部叶片,如果发现病斑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以免造成减产。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病原菌不同,为害的部位基本相同,防治的方法和用...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 大小斑病 药剂防治 生长中后期 湿度条件 病原菌 为害 蠕孢菌 
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
《农药市场信息》2014年第22期39-39,共1页姜元光 
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植保站了解到,目前该省大部分玉米主产区已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大斑病,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发生相对较重的肇州、林甸、双城、肇源、北安、肇东、富裕等地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10%~40%之间,个别...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 防治 黑龙江省 玉米主产区 病株率 地块 植保站 发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