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范畴化

作品数:174被引量:53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正光王育洁刘润清刘芬甘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教资料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明清白话小说中不同次类范围副词的连用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7年第3期18-20,共3页邓慧爱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范围副词演变中的非范畴化研究(16C1509)”;湘南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明清白话小说范围副词次类共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范围副词不同次类连用顺序一般为表类同范围副词一表总括范围副词一表限定范围副词。但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语言由于自身“杂”的特点,有的按照常规语序排列,也有小部分不是,这是语言发展范畴化过程中非范畴化的体现。
关键词:范围副词次类 连用 非范畴化 
“比N还N”构式解读
《文教资料》2010年第18期109-111,共3页徐明星 
"比N还N"构式是人们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超常组合构式。本文从对"比N还N"组合作为一种构式的理据性入手,讨论了该构式对进入其中的N的选择限制,同时对后项N的非范畴化和构式的补偿表意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构式 选择限制 非范畴化 补偿表意性 
副词“很”与非梯度表达
《文教资料》2010年第18期111-113,共3页陈敬学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副词"很"+"NA"式状态形容词中"N"的非范畴化、"很"的非梯度表达等加以阐述,既能将"很"+"NA"式状态形容词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又能更好的解释"很"+"NA"式状态形容词以及"很"+性质形容词后缀重...
关键词:“很” 很+“NA”式状态形容词 “N”的非范畴化 非梯度表达 
从多层面看汉语的非范畴化现象
《文教资料》2010年第5期32-34,共3页于艳 孟燕只 
本文首先简单地回顾了范畴理论的发展,其中包括经典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范畴化理论和非范畴化理论的基本发展变化,其次阐明了人类范畴观的发展规律.简要地论述了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关系,最后从汉语的音、词、词组、句子等层面...
关键词:范畴理论 范畴化 非范畴化 汉语非范畴化现象 
“的”字结构非范畴化的认知语用分析
《文教资料》2009年第20期38-40,共3页张志华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非范畴化的角度出发,分析“X+的+中心语”结构转指“X+的+中心语”中的“中,心语”的现象。“的”字结构(“X+的”)从具有修饰语性质的形容词性范畴逐渐转为具有名词性质的范畴的过程就是非范畴化的过程。...
关键词:“的”字结构 非范畴化 认知语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