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

作品数:2136被引量:243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莫祖英张志勇褚红云宋斌韩子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疫情背景下西媒涉华污名化传播及对策被引量:3
《青年记者》2020年第20期35-36,共2页张荣美 薛涛 Stephen Harper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齐鲁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CZCJ2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齐鲁文化走出去’视阈下地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CZCJ01)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资助学号:20190257500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方媒体借该病毒名称、来源等人为制造出了各种版本的虚假信息乃至谣言,进行肆无忌惮的辱华叙事“病毒式传播”,借病毒之名进行国际影响恶劣的涉华污名化传播。“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新冠病毒中国制造”“...
关键词:病毒式传播 病毒名称 西方媒体 虚假信息 疫情暴发 
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被引量:2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6-113,共8页姜瀛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编号201706060021);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编号L15CFX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DUT17RC(4)44)阶段性成果
在最高司法机关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为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确立了规范依据之后,"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成为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另一样态。通过对相关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窥探并反思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网络虚假信息 口袋效应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