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作品数:9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陈滢彭永臻刘敏王淑莹甘一萍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纸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中国给水排水》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对无排泥MBR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第7期92-95,共4页彭焘 寇殿良 卢国宇 吴振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62300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9925007)
在无排泥条件下,通过对MBR系统中发生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的研究发现:污泥膨胀导致污泥沉降性变差,系统污泥量上升,对TN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但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0%和90%以上;在初期对TP的去除率较高...
关键词:非丝状菌 污泥膨胀 无排泥MBR 
SBR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模型的构建
《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7期95-97,共3页李超 金敏 王景峰 邱志刚 陈照立 谌志强 王新为 李君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779)
以序批式反应器(SBR)为试验系统,采用以乙酸钠、葡萄糖为基质的人工配水为进水,通过固定溶解氧浓度、不断调整进水C/N值和有机负荷,从污泥宏观及微观角度综合研究了C/N值对SBR系统的影响并成功构建了SBR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模型。结果发现...
关键词:序批式反应器 活性污泥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研究被引量:36
《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第8期40-42,共3页陈滢 彭永臻 杨向平 曾薇 刘秀红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2BA806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377003);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01KJ-001)
 试验研究了低溶解氧条件下SBR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在全程低氧曝气的SBR系统内聚磷菌可得到富集,并出现了明显的放磷、过量吸磷现象。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率影响较大,除磷最佳的污泥负荷为0.26kgBOD/(kgMLSS·d),其时COD去...
关键词:SBR 低溶解氧 除磷 污泥负荷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