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位素

作品数:79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汪慧民李满枝陈军吴荫棠陈清轩更多>>
相关机构:华西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原位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进展及其应用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89-93,共5页李锦新 何清华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probe),如双链或单链DNA探针、RNA探针、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
关键词: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 标记物 双重标记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解剖学 癌基因 非同位素 基因表达 放射性同位素 
电子显微镜水平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电子显微学报》1996年第2期307-313,共7页易静 
本文介绍原位杂交(非同位素方法)这一由分子生物学与组织学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在电子显微镜水平的发展历史、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应用电镜原位杂交技术探测肾脏内胶原mRNA分子的工作,报道了自己对包埋后电镜原...
关键词:原位杂交 电子显微镜 非同位素 包埋后 
转基因猪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定位研究——非同位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被引量:5
《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第1期91-93,共3页邓辉南 陈清轩 魏庆信 陈永福 
"863"资助项目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进行基因定位研究的重要手段。它为进一步进行基因定点整合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非同位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经显微注射得到的转基因猪进行了内源和外源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在染色体上...
关键词: 转基因猪 外源生长激素 基因 定位 原位杂交 
应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分布被引量:1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5年第4期314-317,共4页王福生 韩凤连 王松山 雷周云 王林杰 陆江春 皇甫玉珊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的分布,我们应用地高辛标记的HCV基因5'端非翻译区的探针(长度为32个寡核苷酸),对24例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活检的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了原位核酸杂交检测。结...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 原位杂交 肝组织 丙型肝炎 
原位杂交的进展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当代医学》1995年第1期24-27,共4页丁濂 
原位核酸杂交(in situ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简称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应用核酸杂交原理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印片、培养细胞或细胞的染色体制片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检测某种(序列的)DNA 或 RNA。它...
关键词: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杂交原理 电子显微镜 探针 非同位素标记 杂交子 光学显微镜 核酸检测 免疫组化 
非同位素EGF-反义mRNA探针的制备及其与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
《长治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200-202,共3页张晋平 魏铜有 牛香兰 张旭东 王秋荣 
本实验将含大鼠EGF基因的pGEM4质粒扩增后制备出DNA模板,体外转录合成非同位素反义mRNA探针,并与大鼠领下腺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颗粒曲管细胞内杂交信号清晰可见,表明非同位素探针与同位素探针相比不仅具...
关键词:探针 表皮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制备 
一种简便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方法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游绍进 许锦阶 沈健 
介绍一种简便的原位杂交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在检测多拷贝基因组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同时兼有组织形态保持较好、背景干净的优点,比较适合于临床病毒病原体的检测。
关键词:原位杂交 肿瘤诊断学 免疫诊断 ISH法 非同位素标记探讨 
原位杂交非同位素法检测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RNA基因组
《传染病信息》1994年第2期48-49,共2页孟昭鹏 
本文作者介绍了利用原位杂交非同位素快速检测肝组织切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RNA。由1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的患者中。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原位杂交 非同位素 快速检测 肝细胞 组织切片 基因组 肝组织 患者 阳性率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肾组织出血热病毒RNA检测中的应用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2年第1期67-69,96,共4页周虹 沈克勤 刘志红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HFV)在人体的复制状况及其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地高辛(DIG)酶联免疫系统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敏感性高,标记方便,已广泛...
关键词:出血热病毒 RNA检测 原位分子杂交 非同位素标记 出血热患者 杂交信号 原位杂交 检测条件 病毒研究 核酸阳性 
非同位素探针及其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0年第2期75-78,共4页姜典才 
关键词:非同位素控针 原位杂交 组织切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