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作用

作品数:638被引量:2532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洋曹忠徐天瑞刘莹倪哲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白血病.淋巴瘤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地西他滨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白血病.淋巴瘤》2017年第10期582-588,共7页马玲娣 朱志超 林贵斌 王健 曹佳淋 蒋丽佳 白煜 卢绪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644);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6252);惠州市科技计划(2016Y151)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D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体外生长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受体配体(NKG2DL)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JAK-STAT3-SOCS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DAC对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关键词: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分子作用机制 地西他滨 
生发中心B细胞发育和淋巴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白血病.淋巴瘤》2011年第8期510-512,共3页欧阳斌燊(综述) 路名芝(审校) 刘勇(审校) 
生发中心是B细胞成熟和发育的场所,生发中心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受复杂的内在信号和转录因子网络调控。正常情况下,这些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生发中心内B细胞的动态稳定。当机体细胞遗传学发生改变、病毒感染等,多种转录因子...
关键词:生发中心 B淋巴细胞 淋巴瘤 分子作用机制 
硼替佐米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学机制
《白血病.淋巴瘤》2011年第3期185-187,共3页赵丙瑞(综述) 唐晓文(审校)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项目(RC2007072);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项目(07-B-019);苏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SWH0815);苏州市科技计划应用基础项目(YJS0912)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生存期最短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尚不能根治。硼替佐米是第一个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及复发难治性MCL的治疗。探讨硼替佐米治疗MCL的相关机制,其中包...
关键词:硼替佐米 淋巴瘤 套细胞 分子作用机制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白血病.淋巴瘤》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王婷 付蓉(综述)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发现AMKL存在诸多细胞遗传学改变;GATA1、p53、RUNX1等基因异常在AMKL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AMKL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
关键词:白血病 巨核细胞 急性 细胞遗传学 分子作用机制 
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及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淋巴瘤》2007年第4期308-311,共4页古爱虎 汪兴洪 
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及NF-k B使骨髓瘤细胞凋亡,从Borte- zomib作用分子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前研究、临床疗效评价、耐药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分子作用机制 蛋白酶体抑制药 
硼替唑咪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子机制
《白血病.淋巴瘤》2007年第3期235-237,共3页胡影 陈世伦 陈文明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将MM的中位生存期从传统化疗时的3年提高至5年,但仍无法治愈。近几年来沙利度胺(反应停)、砷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唑咪)等药物在MM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硼替唑咪治...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激酶抑制剂 分子作用机制 
表达于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性癌抗原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淋巴瘤》2007年第2期152-154,共3页曲佳 张伟华 
表达于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性癌抗原(RCAS1)可表达于正常组织、器官以及肿瘤细胞表面,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不同的作用。近年来对RCAS1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生理、病理不同影响的研究有较大进展。
关键词:抗原 肿瘤 分子作用机制 红系祖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