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画

作品数:885被引量:47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曲彦斌张放孟玲玲丁帆王相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文献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风俗画色彩微探
《美术文献》2024年第11期1-3,共3页杜宁宁 
风俗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艺术门类之一,在宋代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期。文章从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概念演变及传统色彩的选择入手,探讨中国古代风俗画的色彩运用及其体现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风俗画 传统色彩 文化心理 
场域与身份的二重之变--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喇嘛元素变迁研究
《美术文献》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程曦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之一,历代有不同的画家绘以摹本,因此其研究价值不仅仅在于研究张择端原本,更在于融合不同时代社会背景的差异本之比较研究。文章以多幅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为例,画中色彩鲜明的西域喇嘛因...
关键词:风俗画 喇嘛元素 《清明上河图》 民族融合 
烟雨天青——维米尔风俗画中的蓝色渊源
《美术文献》2023年第9期63-65,共3页韩颂航 
维米尔的风俗画在19世纪备受瞩目,特别是他的大量蓝色颜料的应用堪称艺术史上的绝唱。维米尔对蓝色的使用体现了他的主观色彩审美偏好,也反映了他的家乡代尔夫特青花瓷仿制工业的迅猛发展。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日趋繁荣,承接中国瓷器进...
关键词:青花瓷 代尔夫特 维米尔 蓝色 
17世纪荷兰绘画中柠檬视象的溯源与功能分析
《美术文献》2022年第12期60-62,共3页张嘉诚 
切过的柠檬在荷兰绘画中无处不在且含义丰富。本文借由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以及埃迪·德·荣的“双重功能”原理,对17世纪荷兰风俗画和静物画中柠檬视象的偶合进行图像志溯源和功能分析,并讨论由柠檬视象引发的道德悖论、柠檬画兴起...
关键词:17世纪 荷兰 风俗画 切过的柠檬 
艺术社会学视阈下中西方农民风俗画比较研究——以米勒与刘文西为例
《美术文献》2022年第7期6-8,共3页井如娴 
米勒与刘文西是中西方极富代表性的农民风俗题材画家。他们虽然成长、生活于亚欧大陆的两端,也不生活于同一时代,但是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特点包含有趣的对应之处,值得我们对比探究。比较分析两人的作品,能给当代绘画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米勒 刘文西 农民形象 比较研究 
日常生活的诠释者——论维米尔绘画中市井生活的特征
《美术文献》2021年第7期66-67,共2页樊利娟 
17世纪荷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兴旺,描绘日常风俗画的荷兰小画派此时开始出现,维米尔便是这个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他擅长创作室内景画,作品取材来源于荷兰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画面中多以家庭妇女为主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
关键词:维米尔 市井生活 风俗画 荷兰绘画 
宋代风俗画与日本“近世初期风俗画”对比研究被引量:1
《美术文献》2021年第5期31-32,共2页张梦依 赵海凌 
风俗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两宋是我国风俗画渐渐独立和最为繁盛的阶段;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日本风俗画盛行,这一时期的作品被史学家定义为"近世初期风俗画"。本文主要从发展简述、文化基底、艺术形象、思想审美意...
关键词:风俗画 真实性 理学 空寂 
浅析维米尔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以《倒牛奶的女仆》为例
《美术文献》2020年第2期61-62,共2页许文鹏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小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家,也是荷兰历史上非常伟大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令人夺目的色彩,也看不到过多戏剧化、情节化的处理,有的只是对日常生活最真实的描绘,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呈现出一种宁静安...
关键词:维米尔 形式语言 光影 风俗画 
论徐乐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美术文献》2018年第12期55-56,共2页李帆 
徐乐乐受不同时期风俗画的影响,创作出富有自己艺术特色的作品。她1978年进入江苏国画院,尤其擅长工笔,师法陈洪绶、苏汉臣、梁楷等中国传统技法,现在是一级美术师,著名的插画师。其作品接连在国内、国外展出并获得奖项,逐渐形成了独特...
关键词:徐乐乐 作品风格 风俗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