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证

作品数:32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华龙陈明肖相如耿新生王景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中医药》《国医论坛》《中医药通报》《河北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伤寒解惑论》对太阳蓄水证的病机解读被引量:2
《国医论坛》2015年第4期7-8,共2页李庆朋 赵丽丽 孙鲁艳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篇重要的变证,对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是"水热互结于膀胱"。而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在其《伤寒解惑论》一书中则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水邪滞留三焦、气化失司是太阳蓄水证的本质病机,认为三焦气化不利是...
关键词:《伤寒解惑论》 蓄水证 三焦 气化 五苓散 
浅议五苓散方证
《家庭心理医生》2014年第5期222-222,224,共2页唐静 王文婷 郝元海 马聪聪 孟昭阳 
传统认为五苓散为太阳之邪不解,循经入腑,导致膀胱气化失常、津液代谢紊乱,为太阳蓄水证。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方药等得出五苓散不同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临床治疗提出不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五苓散 蓄水证 脱水症 气化 津液代谢 
五苓散方与蓄水证方证对应关系探讨被引量:3
《中医研究》2006年第2期3-5,共3页窦志芳 郭蕾 张俊龙 张鑫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编号:04-05JP10)
五苓散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三焦气化而致水液内蓄的蓄水证。文中从五苓散方的脉证、组方原则、药味、药性特点以及五苓散方与蓄水证之间的方证对应关系入手,提出五苓散与蓄水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
关键词:五苓散 蓄水证 方证对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