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式再沸器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沈自求徐维勤刘进荣侯明温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化工设备与管道》《化工学报》《石油化工设备》《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固定管板釜式再沸器换热管轴向应力分析被引量:1
《石油化工设备》2014年第5期44-48,共5页郑宝山 
建立了某固定管板釜式再沸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其操作工况下换热管的轴向应力,并对换热管各项应力进行了评定,同时应用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所述方法对该再沸器换热管轴向应力进行简化计算。结果表明,2...
关键词:釜式再沸器 换热管 轴向应力 有限元法 
固定管板釜式再沸器壳程斜锥应力分析被引量:1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4年第4期15-18,22,共5页郑宝山 
江苏连云港年产150吨PTA项目(ML5001113)
以某固定管板釜式再沸器为例,忽略局部结构,建立整体应力分析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各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同时,仅取设备壳程筒体建立局部应力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斜锥最大倾角路径上的轴向应力和薄膜应力。结果显示:前者的最大应力...
关键词:釜式再沸器 斜锥壳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溶剂再生新型釜式再沸器的工艺校核与性能评价被引量: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邹超 
以沧州炼油厂尾气脱硫溶剂再生装置新型釜式再沸器为例,利用Aspen B-JAC对釜式再沸器工艺校核的要点进行了阐述,为釜式再沸器的设计和校核提供了新的参考,并对该换热器的防腐、节能、环保、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ASPEN B-JAC 釜式再沸器 工艺校核 性能评价 
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釜式再沸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6期54-56,共3页王刚 周昆颖 
结合釜式再沸器的传热工艺设计 ,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说明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釜式再沸器的属性 ,抽象并建立了相关类 ,介绍了釜式再沸器的类库的定义、组织形式等 ,并将面向对象的方法与面向过程的...
关键词:设计 釜式再沸器 面向对象 传热工艺 
釜式再沸器循环流动计算模型评述
《化工机械》1999年第3期171-175,共5页侯明 徐维勤 沈自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确定循环流率的方法。
关键词:釜式 再沸器 两相流 水平管束 计算 模型 
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的模拟计算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114-120,共7页刘进荣 任光平 
本文利用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进行了管束中不同管列循环流速的模拟计算.考察了管束直径、液面高度、管束排布方式、管间距和加热方式对循环流速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循环流动 沸腾传热 釜式再沸器 壳测 模拟计算 
釜式再沸器传热计算方法的进展被引量:2
《化工机械》1999年第2期116-120,共5页侯明 徐维勤 沈自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综述了釜式再沸器传热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与国内现行釜式再沸器设计方法作以比较,指出目前釜式再沸器设计方法偏于保守,文中提及的设计方法及笔者的分析结论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釜式再沸器 传热 水平管束 进展 沸器 
釜式再沸器壳侧管束临界热负荷模拟计算
《石油化工设备》1998年第5期38-42,共5页刘进荣 陈虎 杜春华 
基于管束沸腾临界点形成的干涸机理,建立了利用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计算管束临界热负荷的方法,考察了管束上方液面高度、管束直径、管间距等对管束临界热负荷的影响,并对管束沸腾临界点形成的干涸机理进行了...
关键词:换热设备 再沸器 临界热负荷 模拟计算 
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被引量: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7年第3期268-275,共8页刘进荣 沈自求 徐维勤 
通过对管束壳侧循环流动沸腾传热的分析,提出了管束沸腾传热的薄层蒸发传热增强贡献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管束传热系数及循环流速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由本模型计...
关键词:管束 传热系数 沸腾 釜式再沸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