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高压带

作品数:22被引量:2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吴国雄刘屹岷毛江玉刘平简茂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科学通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国水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变化与副热带高压带活动的研究被引量:24
《气象学报》2006年第1期90-99,共10页巩远发 许美玲 何金海 陈隆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502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2);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用青藏高原上常规的台站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分析和研究了1993/1994年夏季5—8月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3年夏季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5—8月副高脊线北移过程中,还伴有准双周...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 小波变换 青藏高原 降水的活跃/中断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 Ⅲ:热力学诊断被引量:6
《气象学报》2002年第6期647-659,共13页毛江玉 吴国雄 刘屹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90 0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 (ZKCX2 -SW -2 10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135 0 2 0;4990 5 0 0 2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能量收支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平均状态下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和季节转换的物理机制。在考察温度场和加热场季节变化的基础上 ,发现中国江南地区春季降水所形成的非绝热加热源非常显著 ,该热源对后期亚洲季节转换...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带 形态变异 季节转换 经向温度梯度 热力学方程 物理机制 温度场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Ⅱ:亚洲季风区季节转换指数被引量:29
《气象学报》2002年第4期409-420,共12页毛江玉 吴国雄 刘屹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90 0 )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 (ZKCX2 -SW -2 10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13 5 0 2 0;4990 5 0 0 2 );和LASG基金 ( 4 0 0 2 3 0 0 1)
在“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 :副热带高压结构气候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亚洲夏季风爆发与当地对流层中上层东西向暖脊的经向位置变化关系。亚洲夏季风相继在孟加拉湾、南海和南亚爆发期间 ,除了...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 形态变异 亚洲季风区 季节转换指数 经向温度梯度 副高脊面 大气环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