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

作品数:588被引量:247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金勇徐晓军庄云龙任美洁宋永会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电絮凝法处理矿区高浓度含氟地下水动力学分析
《环境工程学报》2023年第11期3525-3533,共9页钱光磊 谢陈鑫 陆彩霞 靳晓霞 陈聪聪 王锡民 
采用铝电极电絮凝体系对矿区高含氟地下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高氟浓度下电絮凝除氟过程,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进水氟质量浓度及pH对除氟效果和动力学常数的影响,并建立了电絮凝除氟动力学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除氟参数为电流...
关键词:电絮凝 除氟 动力学模型 矿区含氟地下水 
电絮凝法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效能及机理被引量:7
《环境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826-834,共9页高雪 吕建波 苏润西 郝雅荣 杨金梅 孙力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8;5148292);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CYBJC14800)
为了探讨电絮凝法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效能及机理,分别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流强度、电导率和四环素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电絮凝去除四环素的影响;并通过氧化性能评估实验、UV-vis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探究电絮凝去除四环素的性能。结...
关键词:电絮凝 氧化降解 四环素 铁络合物 
腐殖质络合体系中水溶性铁的絮凝法去除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12期7023-7029,共7页唐吉丹 汪诗翔 周巍 刘美玲 刘咏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ZA008);成都市科技局项目(2014-HM01-00211-SF);四川师范大学横向课题(02476905)
针对天然水体及一些废水中铁主要以腐殖质络合态存在,用常规化学碱沉淀法难以有效将其去除的问题,该文研究了以氯化铝为絮凝剂的絮凝沉淀法对含有富里酸络合态铁(FA-Fe)的模拟废水及垃圾渗滤液中水溶性铁的去除效果影响,初步探讨了铝盐...
关键词:络合体系 除络合态铁 六水氯化铝 絮凝 
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底泥清淤尾水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9期4628-4634,共7页汪理科 曾光明 杨朝晖 罗远玲 徐海音 黄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18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课题(2009ZX07212-001-02)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湘江霞湾港重金属底泥清淤尾水,研究了电极转换方式、起始p H值和电流密度对尾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由铁作为阳极反应20 min,然后转换铝作为阳极反应10 min的组合方式,当起始p H值为6,电流...
关键词:电絮凝 重金属 尾水 换极 pH 电流密度 
铝板电絮凝法去除重金属离子Cd^(2+)和Ni^(2+)被引量:17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6期2855-2861,共7页李爽 邱春生 孙力平 钟远 骆尚廉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308-002);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515)
以模拟遭受突发性镉、镍污染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铝电极板电絮凝法去除水中Cd^(2+)和Ni^(2+),考察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 H与极板间距等操作参数对重金属离子Cd^(2+)和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况条件下,Cd^(2+)和Ni^(...
关键词:电絮凝 重金属 操作参数 表面活性剂 动力学 
电絮凝法处理石油裂化催化剂废水被引量:10
《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第10期4850-4856,共7页陈光光 胡奇 李耀彩 胡威夷 高大文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研究项目(T2014-01)
针对石油裂化催化剂废水高盐高浊、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采用电絮凝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对初始p 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及电解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对石油裂化催化剂废水有较好的除浊效果,在最优工艺参数(初始p...
关键词:电絮凝 石油裂化催化剂废水 浊度 铝电极 
铝铁电极联用电絮凝法处理Cu-EDTA络合废水被引量:12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8期3167-3173,共7页谭竹 杨朝晖 徐海音 黄兢 李璇 宋佩佩 杨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105,5047805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2-001-02)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Cu-EDTA模拟废水,研究电极组合方式、初始pH值和氯化钠浓度3个因素对化学需氧量(COD)和Cu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当电极组合方式为2个铝阳极和2个铁阴极,起始pH值为3,氯化钠浓度为0.5 g/L,换极周期为40 min,反...
关键词:电絮凝 EDTA CU 电极组合 去除机制 
Al/C/Fe复合电极电絮凝法同时除氟除砷(Ⅴ)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2期525-530,共6页齐学谦 李泽唐 周雅芳 张旭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5-006);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09-003)
为了同时去除地下水中的氟和砷,提出了Al/C/Fe复合电极电絮凝法和Al/C-Fe/C依次除氟砷法,并进行效果对比。研究了Al/C/Fe复合电极电絮凝法的影响因素,并对复合电极电絮凝产生的絮体进行了SEM-EDX分析。结果表明,Al/C/Fe复合电极电絮凝...
关键词:地下水 Al C Fe复合电极 电絮凝 同时除氟除砷 
曝气+化学絮凝法预处理环氧丙烷废水被引量:7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2期605-611,共7页朱帅帅 柴涛 
根据环氧丙烷废水的特点,应用电化学法处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运用电化学法处理PO废水前必须进行废水预处理,用以提高电流效率和延长极板寿命。采用曝气和化学絮凝结合的方法去除PO废水中的Ca2+,同时去除部分COD。对曝气、无机絮凝剂(P...
关键词:曝气 无机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 复配 电化学 
微波-Fenton氧化-PAFSi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被引量:15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1期190-197,共8页施国飞 徐晓军 贾佳 郑鑫 管堂珍 陈晓鸿 
青岛市新型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02-2-kj-zhj-77)
采用微波-Fenton氧化-PAFSi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200 mL水样先经微波辐射6 min,在pH=2,H2O2(30%)3.5 g/L,Fe2+1.3 g/L的条件下氧化4 h后,采用聚硅酸铝铁(Al∶Fe∶Si=10∶2∶1)和聚丙烯酰胺在pH=8时进行絮凝实验,处理后废水浊度...
关键词:含油废水 絮凝 Fenton氧化微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