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侵入

作品数:104被引量:119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寿绍文姚秀萍赵桂香李崇银吴迪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气象与减灾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浙江中部地区初夏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
《气象与减灾研究》2023年第4期278-286,共9页周梅 许洪泽 项素清 刘圣楠 
浙江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编号:2021YBY12).
文中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E红外云图TBB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对浙江中部地区2018年5月7—8日(简称“5.7”暴雨)、5月18—19日(简称“5.18”暴雨)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暴雨发生发展的环流特征与中尺度条件差异。结果表明...
关键词:暖区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干侵入 对比分析 
冷涡背景下苏北地区连续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5
《气象与减灾研究》2020年第2期97-105,共9页王伟健 颜佳任 郝玲 朱云凤 
江苏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编号:JSYBY202009;JSYBY201811).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和ECMWF-ERA5逐小时0.25°×0.25°再分析资料,主要从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两个方面,对2019年6月8日(简称过程A)、9日(简称过程B)影响江苏省北部的两次冷涡型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程...
关键词:强对流 东北冷涡 干侵入 辐合线 海陆风 
2012年7月中旬一次安徽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干侵入分析被引量:1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年第4期14-19,共6页王喜 
淮河流域气象开放基金(编号:HRM201207)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着重对2012年7月13—14日发生在安徽中南部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在高空低槽和低空冷式切变线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暴雨过程中,从对流层...
关键词:暴雨 干侵入 次级环流 假相当位温. 
江西秋季一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5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年第1期21-28,共8页董保华 王咏青 徐星生 张娟娟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编号:GYHY201106003);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11BBG70031-4)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卫星辐射率资料以及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模块,对2009年11月9日江西的一次区域性秋季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
关键词:秋季 强对流 数值模拟 干侵入 
2009年6月河南一次飑线过程的成因分析被引量:7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第1期31-39,共9页于爱兵 苗春生 王坚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7BAC29B06);淮河流域气象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080170)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探测资料,从能量、动力和触发机制等角度,对2009年6月3日发生在河南东部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是此次飑线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涡后冷空气南下与低层暖湿空...
关键词:飑线 干侵入 干线 垂直风切变 
极端天气气候背景下两次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9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年第1期35-43,共9页金米娜 张晓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分析资料,从同期气候背景、影响系统特征、干侵入特征和影响等方面,对2008年1月28日20时—29日08时、2月1日20时—2日08时江西中、北部两次较强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发生的气候背景主...
关键词:强降雪 环流异常 干侵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